宁夏平罗:擦亮“黄渠桥羊羔肉”地标金名片
走进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的一处黄渠桥羊羔养殖场,成群的羊儿个个毛色纯正、膘肥体壮,哞哞、咩咩声此起彼伏,这是平罗县大力发展黄渠桥羊产业,为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平罗县围绕“黄渠桥羊羔肉”这一金字招牌,做深羊文化、做强羊品牌、做活羊经济,在养殖、销售和餐饮上,形成一条完整的“羊”产业链,让当地群众走上致富奔小康的路。
黄渠桥羊羔肉作为平罗县的特色美食,长期以来一直广受大众喜爱。平罗县为了加速促进黄渠桥羊羔肉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不断推进黄渠桥羊羔肉全产业链发展,从羊羔的养殖、烹饪加工及销售全方面提速,构建起增收促收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擦亮黄渠桥羊羔肉特色招牌。
规范养殖让品牌更“正”
平罗县用独特的天然地理环境,培育了黄渠桥羊羔肉独特品质,羊羔肉肌纤维细腻,富含人体所需多种氨基酸,硒元素含量丰富,经烹调后肉嫩鲜美、肥而不腻、无膻味,具有极强的滋补保健功能。2011年,黄渠桥羊羔肉获得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这是平罗县取得的首个国家级地理标志农产品,经过近几年不懈的努力,该产品已从一个普通产品发展成著名品牌。
做好品牌发展,源头很重要。为规范地标产品保护,平罗县划定黄渠桥镇、宝丰镇等五个乡镇64个行政村、439.73平方公里为黄渠桥羊羔肉地理产品保护区域,保护区内年产量2300吨。
为做好黄渠桥羊羔规范化繁育,平罗县严格按照生产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生产管理,建立健全生产档案,将生产档案作为考核验收的必要条件之一。积极与宁夏农林科学院对接,在已有《黄渠桥羊羔肉生产技术规程》等三个团体标准基础上,制定《黄渠桥羊羔肉屠宰加工技术规范》《黄渠桥羊羔肉分割技术规范》团体标准体系,并将生产过程标准推广到位率100%,产品检测合格率100%,实现产品质量可追溯。
“我们在繁育基地、品牌创建、标准修指定、肉品加工转化、营销水平提升等五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近三年,我们已经完成标准修指定6部,开通外服窗口达到20余家。”谈起标准化养殖,平罗县畜牧水产技术服务中心主任谭俊介绍说,目前生产基地年生产黄渠桥羊羔肉冻体达18.4万只,对外销售10.4万只,产值达到2.4亿。
已经投入运营的宁夏兴牧源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年饲养黄渠桥羔羊量达30万只,辐射带动周边9个村从事黄渠桥羊羔肉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目前,平罗县已初步形成了龙头加工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使产业初具规模,产品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品牌不仅需要保护,还需要监管,平罗县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商务经合等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全面规范和引导黄渠桥羊羔肉地理标志产品进入餐饮环节,在规范养殖的基础上不断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非遗制作让味道更“足”
“有贺兰山护着,黄河水养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句话说的就是黄渠桥镇。这里招待客人的压轴硬货当然是羊肉,但有一个霸气中带着柔嫩气质的菜名“黄渠桥爆炒羊羔肉”。
早在民国时期,《平罗食志》中有“古城夜宵美食多,爆炒羊羔热门货,脆嫩香辣任品尝,深更夜巷唤开锅。”这样的诗句,这是对黄渠桥羊羔肉受欢迎程度的真实记录,当馋虫被勾起,深夜也迫不及待的要吃到这美味的黄渠桥羊羔肉。
在平罗县的大街小巷,羊羔肉店总是随处可见,比较有名的如马忠民、周家、马家、王建国等黄渠桥羊羔肉餐饮店。每天到了饭点,平罗县城各大羊羔肉餐馆可以说是宾客盈门,老板服务员们忙的不亦乐乎,刚出锅的黄渠桥羊羔肉热气腾腾,鲜嫩可口。有些外地慕名而来的食客还专程来到平罗县品尝着美味可口的黄渠桥羊羔肉,大饱一次口福。
“我从16岁开始就跟随父亲学习黄渠桥爆炒羊羔肉的烹饪制作。”谈起每天制作的美食,黄渠桥爆炒羊羔肉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代传承人马忠民表示,他经营羊羔肉经营制作已经有二十余年。如今,和他一起经营黄渠桥爆炒羊羔肉生意的,已经达到了黄渠桥的整整一条街。
据了解,1945年,马忠民的父亲马绍章在黄渠桥的中兴饭馆打工,学习制作羊羔肉的手艺,后又承包了单位的食堂,他利用羊羔肉鲜嫩的特点,改清炖为爆炒,在佐料和火候上反复试验,使这道菜肴具有了肉嫩、味香、色美的独特风味。爆炒羊羔肉的问世,使马师傅的饭馆生意越来越红,慕名前来就餐者越来越多。
2007年,黄渠桥爆炒羊羔肉制作技艺被评为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品尝,在众多食客中流传着“爆炒羊羔香喷喷,黄渠桥的最正宗”的顺口溜。时至今日,三、六、九逢集,在黄渠桥特色美食小镇,依然人头攒动,这道人们口中赞不绝口的非遗美食也因其独特的制作技艺,在食客们的心中味儿越来越足。
全网销售让品质更“鲜”
“都说宁夏滩羊好吃,咱宁夏黄渠桥的羊羔肉更好吃,肉质鲜嫩,没有膻味。”在主播的叫卖声中,伊源牧场直播间的订单像雪片一样纷纷而至。走进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忙碌着按照电商直播订单对产品进行称量、打包、装箱.....打包好的商品摆放整齐,等待快递员揽收。
为了做好黄渠桥羊羔肉品牌的推广,使区域品牌走向全国,平罗县紧盯互联网“快速通道”,创新销售模式,在原有的线下实体店经营售卖的基础上,搭建直播间,在网上进行销售,让“黄渠桥羊羔肉”这个品牌走进千家万户,也让黄渠桥羊羔肉搭着互联网的快车,走向全国。
“我们年屠宰加工羊达到10.8万只,2022年依托黄渠桥羊羔肉地理标志产品,通过直播带货,生产量明显提升。”伊源牧场负责人马兵一边忙着指导直播销售,一边介绍说,临近过年,平均每天直播销售量达到了150-200只羊,销售额达到20万元左右,在助力“黄渠桥羊羔肉”品牌走出宁夏的同时,也让当地37名人员稳定就业。
“通过探索,借着互联网的东风,通过主播们对黄渠桥羊羔肉的全面介绍,透过屏幕将羊肉的分割过程清晰地展现到消费者面前,让消费者可以挑选羊肉的肥瘦程度、具体食用部位,越来越直接和透明。”平罗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通过搭建这种全程体验的售卖方式,让直播间里的下单量持续增长的同时,也让“黄渠桥羊羔肉”因透明放心的加工售卖和快速的物流服务让其品质越来越鲜。
平罗县黄渠桥羊羔肉的逐步发展壮大也是平罗县养殖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平罗县不断加大对养殖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招商引资、延长产业链,扶持电商产业发展,让全县的养殖产业焕发了新的活力,优质的黄渠桥羊羔肉品牌,打通了产品产业链,也让其赢得了更多走出宁夏的自信和优势。
省级农业网站
自治区政府部门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网站维护电话:0951-5169901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159号 网站标识码:6400000046
宁ICP备19000526号-1
Copyright 2009 nynct.nx.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5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