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十一长假,西北最低调的城市藏着不输广州的 美食江湖!

日期: 2023-10-23 17:20:35 来源: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宣传教育展览中心 作者: 【字体:

看惯了川渝地区鲜香麻辣的美食,品尝过烟雨江南的淮菜、杭帮菜,感受过粤菜的清淡爽口,想换换口味的朋友们,可以来到祖国西北,这里有了一座不输扬州、广东早茶的低调小城

它不仅是西北人公认的“小江南”,还是一座隐藏很深的美食天堂,这里的风光美景经常被CCTV安利,美食也频频登上《舌尖上的中国》但它却低调的只有本地人知道!

这里便是宁夏吴忠。黄河上游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黄河从这里蜿蜒而过,形成了独特的黄河景观。

“游在宁夏,吃在吴忠”几乎成这里的“座右铭”。好吃不膻的羊肉更成为吴忠美食的金字招牌。羊肉之外的撒子、油香、饸饹、油茶、烤小串、羊肉臊子面、牛肉拉面、肉粘饭等风味小吃,也以吴忠最为地道正宗。

自成一派的早茶文化



吴忠曾作为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要塞,大街小巷里的“拉面馆和八宝茶”也成为来往商户谈生意的食尚。这种传统的社交方式流传至今,渐渐成为了吴忠自成一派的早茶文化。


它虽身处苍茫的西北大地,却有着不输南方的早茶仪式感。

吴忠人对于早茶的痴迷程度体现在早上七点开始到十点,供应早茶的餐厅几乎是坐无缺席。


开上一间包厢,羊杂碎、牛肉面、八宝茶、烫面油香、鸡蛋摊饼、小碟凉菜...正儿八经的摆上满满一桌,和亲朋聚会或者闲聊,在这里边享受美食边聊天,一份早茶都能吃出宴席的感觉。

一碗茶香四溢的非遗八宝茶,一碗原汁原味的牛肉面,才是一天开始的重头戏。


这碗必上桌的非遗八宝茶可大有来头,八宝茶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不喝一碗八宝茶不算来过宁夏。

茶叶、冰糖、红枣、核桃仁、桂圆肉、芝麻、葡萄干等原料泡制,呷一口,清香甘甜,唤醒元气满满的一天。

也别小看了吴忠的牛肉面,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选用本地产的黄牛肋条肉,撒上一撮香菜、蒜苗,再加两勺灵魂辣椒油,即刻打开味蕾。

西北人的早茶文化,能和广州早茶battle,这便有了南有广州北有吴忠。


是滩羊的故乡,也是“噩梦”

吴忠的早餐除了喝茶和吃面以外,还有着早吃羊肉的习惯。而享誉全国的宁夏羊肉,其实就是产自吴忠盐池的滩羊。


五登国宴,羊肉界里的“劳斯莱斯”,得益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大自然产物形成的饲料,使得宁夏滩羊不膻不腥,肉质鲜嫩。


吴忠手抓是公认的宁夏第一,由于肉质极嫩且无膻味,吴忠人为了体验羊肉最本真的味道,还会刻意将手抓放凉,制成宁夏最具特色的凉手抓。

早茶之外,羊杂碎也是不可错过的一道美味。宁夏人不会浪费羊的任何部位。

早上六点的吴忠街头,已经飘满了羊杂的香味。走进吴忠的羊杂碎店,一定会被询问,要纯羊杂还是面肺羊杂,本地人一定会告诉你,带上面肺才是一碗完整的羊杂碎。


面肺、羊肝、羊肚、羊肠…洗净切碎,下锅煮出奶白色的汤汁,盛入碗中撒上葱花香菜、挖一勺西北特有辣子油,一碗热气腾腾、鲜香四溢的羊杂碎,就能让你拥有一段专属吴忠的美食记忆。

西北处处都是,快乐的碳水王国


西北也是名副其实的面食大省,论吃面的花样完全不输任何一座城市。典型的有馓子、油香、馅儿饼、糠麻丫子、鞋底糕、羊盘肠等。


吴忠人擅长炸制馓子,每逢过节,大家都会炸馓子招待客人,馈赠邻里。

将精面粉加入盐水柔和,反复揉压后,搓成粗条,抹上食用油放入盆中醒面。待油锅热时,将面条制成环状,入油锅炸至金黄色,捞出晾干即可使用。吴忠馓子特点是造型优美,香脆可口。


炒糊饽也是当地著名的小吃,特点是制作方便,配菜丰富,香、辣,嚼起来很有口感。

它是宁夏面食尽显包容再创新面食最好的体现。糅合了陕西烙饼的加工手法,又改进了内蒙羊肉臊子的口味,不是干拌,亦不是宽汤,自成一派浓厚的口味!


肉粘饭是一道外地少见的吴忠、灵武特色美食。

烹饪中将牛羊肉、洋葱、胡萝卜等炒制后,与米同蒸,制成的一种介乎于粥与饭之间的半固体粘饭。米饭颗粒饱满圆润,吸附满汤汁沾上肉碎,入口芳香四溢,分量也是很大。


不输西安,比肩兰州

吴忠的宵夜,有着西北的江湖气

作为一座名副其实的“美食城”,吴忠有着独属自己的宵夜江湖每当夜幕降临,吴忠光耀美食街,便开启了人声鼎沸的夜生活。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不同于吴忠白天的安静。长长的街区上,商铺前架起烤炉、放好桌椅,摆满各色美食,地道的吴忠酱羊蹄、秘制烤鸡、特色烤羊背、麻辣牛筋面、吴忠麻辣烫……


约上三五好友,来这座城市吃一顿早茶,搓一顿宵夜,感受吴忠才有的悠闲和自在。在西北的凉爽夜,肆意吃肉,畅快喝酒,才能真正感受到吴忠这座美食之城的魅力所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网站维护电话:0951-5169901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159号 网站标识码:6400000046

宁ICP备19000526号-1 Copyright 2009 nynct.nx.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5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