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餐四季,都想与你见一“面”
丨小小的宁夏,长长的面丨
面,也是宁夏人的主食。因不像山西、陕西和甘肃的面馆那样遍地开花,宁夏的面食常被人忽略,但宁夏人的手中,绝对掌握着不输另外三省的烹面真谛,煮、炒、炸、拌,样样精通。
若你单以为面食是山西的拿手戏,宁夏是羊肉的裙下臣,那真是too young, too naive。
事实上,面,也是宁夏人的主食。
如面得水,名面辈出
面条入水煮食,能满足多数人对面食的定义。不过在宁夏,汤面里也不尽然都是条状物。还可以是揪面片和面旗子。
切丁炒熟的羊肉烩上羊骨文火熬制的老汤,撒上新鲜的香菜、梅豆、豆腐,再来点辣椒红油,配着手工搓制筷子粗细的老搓面,就着一碟小咸菜,挑一筷头嘬下去,肉的鲜香与面的筋道炸裂在口腔的同时,心里亦得到了极致的满足。
不过,这碗名声在外的“羊肉搓面”,仅仅是宁夏汤面界的冰山一角。
羊排小揪面细碎的面片,躺在鲜美味浓的羊排汤中,一勺下去,溜滑的面片与小巧的肉丁纷纷从碗中跃出,无论是浓是淡,都足以勾起你的食欲。
吴忠的臊子饸饹面,多在羊杂碎的店铺出售,羊杂汤加上辣子作汤底,再以羊杂为臊,荞面饸饹浸身其中,嚼劲十足,辣香非常。
和这些形态明确的面食相比,羊肉调和的身份似乎不那么好界定。
有米有面,配土豆、豆腐和各种豆子煮食的小吃,浇上辣椒,热乎乎来一碗,驱寒解乏,怎一个美字了得?
“长脖子雁,扯红线,一扯扯到中宁县……”来自西北的蒿子草籽,研磨成粉后,与高精面粉以适当比例混合,发酵后反复醒揉,擀成直径一米左右的极薄的面张。
待煮面时按折扇式叠好,下刀切成极细的面条,入锅煮熟后捞出,混入豆腐、黄花菜等多种蔬菜切丁制成的汤菜,一碗清爽可口,余味悠长的蒿子面,就算新鲜出锅了。
在宁夏,蒿子面,可是意义非凡。无论是大年初七的“拉魂面”,还是新婚第二天的“喜庆面”,或是小孩过满月和百日的“吉利面”,老人过寿的“长寿面”,全被蒿子面所垄断。
用歌谣来传唱面的好吃,似乎是宁夏的传统:“不到长城你非好汉呐,没吃扁豆子面你真遗憾”,中卫人对扁豆子面的热爱与自豪溢于言表,但这面的神奇之处究竟在哪里?
绿豆大小,状如铁饼的扁豆熬得外黏内沙,配上厚厚的羊肉臊子,浓绿的韭菜,糊糊的汤汁,传递出的暖暖的味道和心意,也难怪会成为中宁人的执念。
鸡血面听着很生猛,但其实鸡血与面混合制成的面团却带着少女的粉色,手工切成细面,遁入清炖的鸡汤之中,麻香鲜嫩,汤清味醇。
能以鸡汤做底的,还有另一种名声极大的宁夏面食“生汆面”,手工揪的面片,经水汆出的羊肉丸子,鲜嫩的波菜汇于一碗之中的同时,也飘出了宁夏的味道。
有什么比吃碗面再喝口汤,饱嗝连连的满足来得更爽呢?可真正的面林高手,做法千奇百怪。
其实这些都不算稀奇,在宁夏,拌面的容器,也能成就一种风味。
吴忠的玻璃碗拌面,不止在于那个透明的碗,大大小小七八份拌菜、酱汁,才是精髓。刚出锅的热面,配上五花八门的酱汁,每一份都是私人定制的味道。
丰富多样的面食,在满足宁夏人口腹的同时,也对外传递着宁夏的味道。
省级农业网站
自治区政府部门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网站维护电话:0951-5169901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159号 网站标识码:6400000046
宁ICP备19000526号-1
Copyright 2009 nynct.nx.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5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