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归来不吃羊肉,只因宁夏人太会吃羊?
“出了宁夏不吃羊肉”
宁夏人有骄傲的资本。这里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遍地生长着苜蓿、甘草、苦豆子等等牧草,而且土地矿物质含量高,普遍富硒。羊都是吃着中草药,喝着矿泉水长大的,品质出众,尤以盐池滩羊最为知名。
宁夏人养羊是一把好手
吃羊更是行家
家里吃羊就没饭店那么讲究。清炖羊肉最家常。切块的羊肉加葱姜、干辣椒、花椒等等调味料,用清水炖到肉烂,还可以放大块萝卜或胡萝卜。或者把羊肉斩件,加椒盐炖煮个把小时,炒个土豆丝,沏上八宝茶,捞出羊肉就是一顿饭。扯块羊肉丢进嘴里大嚼,盖碗刮开浮沫,嘬一口,不羡仙。
涮羊肉也是发挥羊肉本色的绝佳食用方式。羊腿肉红润有光泽,少带一点筋膜,如果盘子竖立而肉不掉落,才证明是真正的鲜切羊肉。筷子夹住肉片,在漂着大枣、葱段、枸杞的滚水中上下几次,变色就能吃,甚至不需蘸料。
宁夏人对羊羔肉情有独钟。十几斤的羊羔,肉质最好,细嫩丰盈,能吃出各种花样。黄渠桥人偏爱爆炒。羊羔肉切块后大火爆炒,逼出多余油脂,锁住肉的汁水,再以筋道的土豆粉条为配菜,加入青红椒,还有本地香辣无比的辣椒末,单是红亮的色泽已让人无法拒绝。
爆炒羊羔肉其精髓主要在“爆”字上,爆的同时,兼用“焖”和“烩”的手法。大火爆炒,让香味进入肉中,使菜肴鲜嫩可口,香味四溢,很具有本地特色和风味。
宁夏烧烤摊上的羊肉,只需一点点盐做底味,就可以吊出羊肉本身的鲜美。油包腰烤得焦香四溢,包裹着羊腰的脂肪被刻意保留下来,咬破的一刹那滋出油汁,膻香冲破天灵盖,是内脏爱好者不能错过的“重磅炸弹”。
没吃过红柳大串的人,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撸过串。在宁夏入乡随俗,用烫面油香(油炸的很薄的饼)裹着烤肉来吃。刚炸好的油香,热烘烘地烫手,拿起来包握住肉串,退出红柳枝。攥着油香烤肉卷,大口大口地吃完,摊开油光闪闪的手掌,不自觉地为油炸与烧烤、主食与肉的相遇而狂喜。
“肉鲜嫩而不腻,骨多髓而不滑,汤浓香而不膻。”这话说的就是羊棒骨,谁能拒绝一锅咕噜咕噜的羊棒骨呢?吃过羊棒骨的人永远也不会忘记那第一口的惊艳,香劲与爽劲联手袭来,不给味蕾喘息的机会,爽滑的羊骨髓轻轻一吸流入喉中,微烫中带着羊的香嫩味儿,真的是口口留香。
羊腿骨的关节处不光肉质鲜嫩,连接骨头的羊筋如果炖煮的软烂,滋味也是一绝,咬进齿间,软烂中微带着一点没有散去的筋道,那口感真是让人拍案叫绝。
主食+羊肉=胖百斤
羊肉与主食的最佳搭配,莫过于一碗羊肉搓面~妈,我在外边饿肚子了,就想你这碗面呢!
切丁炒熟的羊肉烩上羊骨文火熬制的老汤,撒上新鲜的香菜、梅豆、豆腐,再来点辣椒红油,配着手工搓制筷子粗细的老搓面,就着一碟小咸菜,挑一筷头嘬下去,肉的鲜香与面的筋道炸裂在口腔的同时,盛出来热气腾腾的一碗,连面带汤,吃到额头冒出细细的汗粒,最家常,也最满足。相似的做法,改揪为搓,一碗细细长长的羊肉搓面也是地道的宁夏味道。
饼子可以就羊肉汤,也是羊杂碎的绝配。羊肚弹脆,羊肝绵密,羊肠肥润而有嚼劲,调上一勺油辣子,冒着尖的一大碗,配张饼子既解油腻又能顶饱。银川平原一带,羊杂碎要放面肺。
面肺不是肺。先将面粉中的面筋洗出,再把剩下的面糊糊灌入冲洗得不带血腥、干净发白的羊肺中,煮熟即可。晾凉切丝的面肺和羊杂一起烫在羊汤中,失去面筋的面肺滑溜溜的,咬起来发绵,是鉴定一碗宁夏羊杂碎的标志物。
省级农业网站
自治区政府部门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网站维护电话:0951-5169901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159号 网站标识码:6400000046
宁ICP备19000526号-1
Copyright 2009 nynct.nx.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5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