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 在出发宁夏课代表 ~ 集 合 !
“县”,是一道桥梁
它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
既承载着数亿人的美好生活
也传递着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宁夏有11个县和2个县级市
包括市辖区在内的县级行政区共有9个
如诗如画的风景、悠久灿烂的历史
蓬勃发展的产业、垂涎欲滴的美食
小编带您一起打卡
宁夏的“宝藏”县城
它们在哪个领域发挥着“课代表”作用
让我们“县”在出发!
蔬菜“课代表”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地处西北腹地土地肥沃,具有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夏秋季降雨较少等独特的气候条件,加之天然优越的生态环境,种植的蔬菜口感脆嫩清甜,是我国少有的国家级蔬菜生产基地。
鸭群在稻田嬉戏,虾蟹爬满河渠,田野间铺满一幅幅巨幅稻田画……你可能很难想象,这稻丰水美的景象不在江南,而在贺兰山下一个名为四十里店的地方。
3000多亩乡村生态观光园里鱼、蟹、鸭游弋其间,立体种养、一水多用、一田多收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不仅助力当地农业迈上新台阶,也给“农业+旅游”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长枣“课代表”
灵武,古称灵州,县志历史已达2200年,是宁夏唯一的“千年古县”。
波澜壮阔的黄河从这里奔流而下,滋润着两岸的土地与作物。黄河水甘甜清冽,也正因为黄河这条母亲河的水源灌溉滋润 ,灵武长枣有了如今满口脆甜、细嫩多汁的口感,银川鲤鱼鲜嫩肥美,宁夏大米入口粘而不腻,滑润爽口。
美食“课代表”
山、河、沙、湖,不仅赋予了石嘴山的风景如画,也给石嘴山带来了丰富的物产。
贺兰山下,平罗县红树莓采摘园接连成片,黄河岸边,富硒稻米硕果累累。还有沙湖辣椒酱、黄渠桥爆炒羊羔肉、糖麻丫好吃极了。
惠农区,地处宁夏最北端。
简泉甜瓜,甘甜可口,爱不释口。农家八大碗,透露着热情好客的惠农人的淳朴与实在。
羊羊“课代表”
“肉之贵族,羊之贵妃”一开始是天地自然的孕育,随后是技术科学的保障,盐池滩羊可以满足你对羊肉的所有想象。
近年来,宁夏盐池县的“盐池滩羊”品牌价值达106.82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达80.1亿元,滩羊养殖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以上,对群众增收贡献率达80%,已成为推动全县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强力支撑。
牛奶“课代表”
吴忠市利通区奶牛养殖场生产的鲜牛乳呈乳白色或微黄色,无沉淀,无肉眼可见的杂质,呈均匀的胶态液体,具有新鲜牛乳固有的奶香味;每1000克鲜奶含脂肪3.5克,蛋白质3.2克,干物质11.5%以上。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历经40多年的精心培育,形成了现代化的奶牛养殖和奶产业发展优势,被行业专家赞誉为“奶牛的天堂、乳企的福地”,已成为全国重要的黄金奶源基地。
体育“课代表”
因为“村超”,让多少人知道了宁夏三营队。火爆出圈的“村BA”,被赞誉为“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和群众文化新亮点。近两年,“村BA”在保持浓浓“村味”不变之时,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村BA”亦从“村赛”走上了“国赛”,这为深藏于群山中的村县又带来了新队友、新朋友、新客人、新故事……
2023年10月28日,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总决赛,宁夏三营队获得季军!
马铃薯“课代表”
西吉县地处宁夏南部,六盘山西麓,辖4镇15乡,295个行政村,总人口47.5万,其中农业人口40.4万。全县总面积313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9.7万亩,主要有葫芦河川道区、西部黄土丘陵区和东北部土石山区三个地貌类型,海拔1688—2633米。西吉县年均气温5.3℃,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年均降水量400毫米左右,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宁夏西吉县盛产马铃薯,有“中国马铃薯之乡”的美誉。是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马铃薯)生产基地,“西吉马铃薯”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区域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
牛肉“课代表”
六盘山下泾源县自古以来重视发展畜牧业,远至周、春秋时期就已牛马成群,养殖的黄牛故有“天天喝矿泉水,顿顿吃中草药”之说,黄牛肉享有牛肉中骄子的美称。据《泾源县志》记载,泾源黄牛是当地主要畜禽品种,已有近200年的历史,泾源养殖黄牛历史源远流长,当地人民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也让这里成为了“六盘山黄牛之乡”。
正是看中了这里肉牛产业的发展优势,多家企业先后投资建厂,农户们也通过养牛走上了致富之路。
养生“课代表”
枸杞虽然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栽培,但是宁夏产的枸杞毫无疑问是枸杞的代表。自古以来宁夏是药用枸杞的重要产区,宁夏枸杞是唯一载入《中国药典》的枸杞,是世界枸杞的发源地,至今已有600年的栽培历史。
中宁县位于黄河两岸的河滩冲积区,远离城市污染,流经此处的黄河水质优良,偏碱性土壤,富含多种矿物质,昼夜温差大。这些独特的地理气候,刚好是枸杞所喜爱的。也催生了“中宁枸杞”这一富民产业、金字招牌,成就了“中国枸杞之乡”的美名。
截至2022年底,全县枸杞面积达18万亩,综合产值突破130亿元。全县农民来自枸杞产业的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分之一以上,枸杞主产区乡镇及专业村农民来自枸杞产业的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以上。
杂粮“课代表”
海原县土壤环境无污染,空气通透性好,病虫害轻,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小杂粮具有品质好、农残低等特点。瞄准这一优势,近年来,海原县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发展脱贫富民产业为主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强化龙头带动,突出新品种、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小杂粮产、加、销全产业链发展;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在杂粮生产重点乡镇建立了6个千亩以上科技示范园区,引进推广糜子、谷子、荞麦等优质、高产、适销杂粮新品种16个,推广全程机械化、集中连片种植模式,实现杂粮种植基地化,建设小杂粮引种示范基地3个,辐射带动全县杂粮种植新技术及新品种的应用。目前,全县小杂粮种植面积稳定在40.3万亩。
宁夏海原县富硒小米,已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省级农业网站
自治区政府部门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网站维护电话:0951-5169901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159号 网站标识码:6400000046
宁ICP备19000526号-1
Copyright 2009 nynct.nx.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5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