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主题教育“关键农时 助农行动”工作纪实(六)
编者按: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及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部署要求,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当前正值“三夏”时节,全厅各级党组织立足职能职责,抢抓关键农时,组织党员、干部分行业、分批次、分区域深入“三农”一线,帮助指导基层和农民做好“三夏”农业生产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农业农村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现推出“关键农时 助农行动”系列纪实报道。
扎实做好蔬菜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
当前,正值我区“三夏”生产关键时期,农业农村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工作要求,加强蔬菜行业安全生产督导指导,确保蔬菜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一是强化安全教育,提高责任意识。围绕第22个“全国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组织召开“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等专题学习会议3次;开展全区蔬菜行业安全生产线上培训会议,培训经营主体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员257人次。利用微信群、宣传栏等积极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印发《蔬菜生产基地消防安全管理指导手册》《蔬菜行业安全生产要点》等口袋书800本,有效提高了业务干部和经营主体的责任意识和应急处突能力。二是强化督导检查,防范风险隐患。深入大武口区设施种植、农资经营、农机服务等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农户48家,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督导检查,共排查风险隐患66个,指导经营主体立整立改,切实堵塞安全生产漏洞。三是强化技术指导,确保稳产增产。针对6月份以来我区暴雨、冰雹等极端天气,制定发布灾害性天气防范措施,第一时间安排技术干部下乡指导,帮助农户加强灾后蔬菜水肥调控、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科学应对减少因灾损失。
夯实“三个一” 助力农民增收
农业农村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多措并举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力保农民群众享受改革发展红利,实现稳定增收。一是“一本证书”保权益。制定印发《关于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证发放的通知》、《关于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证发放工作的补充通知》等文件,指导各地建立成员证书发放调度机制,上下调度加快成员证书发放,切实维护广大成员权益,截至目前,已向9.4万户成员发放成员证书。二是“一个意见”促发展。持续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支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自治区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联席协调机制研究制定《关于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通过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7280万,支持104个村集体多途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进一步提升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持续“提升富裕村、壮大一般村、扶持薄弱村,消除空壳村”。三是“一群人才”学经验。立足“走出去、引进来”,组织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负责人等150余人赴浙江、四川等地调研学习,交流研讨促发展,进一步开阔视野、解放思想、提升能力;组织各级农村集体经济负责同志和部分村集体经济组织理事长等60余人,在区内择优观摩农文旅融合、粮食全产业链、党建引领等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学习借鉴好经验好做法,助力村集体多样化、多途径发展。
以“口罩+手套”专项行动为牵引
推进布病防控工作走向深入
农业农村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兽共患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吴忠市利通区五里坡奶牛养殖基地奶牛科技服务中心举办2023年全区“口罩+手套”专项行动启动仪式暨畜间布病防控工作推进会,深入养殖场、交易市场等场所,积极向广大人民群众和养殖、防疫从业人员宣传布病防治知识,配发防疫用品,全力降低人间布病感染风险。一是牢记使命,主动担责。全区各级动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牢记使命、勇挑重担、实干争先,为确保畜间人兽共患病不发生区域性流行,确保畜间布病强制免疫工作扎实有效,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人病兽防、关口前移”为根本遵循并牢记心头,持续发力推进畜间布病防控工作。二是积极宣传,提高意识。指导县区开展“口罩+手套”疫病防控专项行动,现场向广大人民群众、养殖从业人员等赠送口罩、手套、疫病防控手册、挂图等物资万余份,开展现场讲解、有奖问答、防疫培训班等活动百余场次,效果显著。
强化耕地土壤安全利用
守好百姓“米袋子”“菜篮子”质量安全
农业农村厅把开展耕地土壤安全利用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和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重要抓手,聚焦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受污染耕地土壤修复治理等重点任务,紧扣“三夏”农时,靶向施策、精准发力,深入推进耕地土壤安全利用及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工作。一是科学开展土壤监测。对我区的156亩安全利用类耕地和450亩潜在污染地块开展土壤深度监测,对每个监测点位监测土壤中镉、铬、汞、铅、砷5种重金属及土壤pH值,进一步摸清污染分布特征和规律,科学制定“一地一策”的安全利用措施。二是规范开展修复治理。按照农业农村部《轻中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治理修复推荐技术名录》标准规范,在我区土壤详查和类别划分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示范区,采取原位钝化、优化施肥、叶面调控、微生物修复等安全利用技术措施修复土壤,目前已施用修复材料24.6吨、修复肥料58.3吨,治理完成率达到80%以上。三是精细开展技术指导。邀请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专家开展土壤安全利用技术服务指导,成立技术指导组,对涉及修复治理的40余户农户开展现场技术培训,有效提升农户“夏管”水平,确保“夏收”粮食达到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全力守护耕种农民切身利益和广大群众身体健康。
强化绿色优质农产品认证指导
推动我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农业农村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并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聚焦绿色优质农产品产业发展,开展绿色优质农产品认证指导服务工作,推动宁夏农产品形成绿色优质、规范发展的良好格局。一是组织区、市、县检查员,通过首次会议、实地检查、查阅文件(记录)、随机访问、末次会议5个环节,认真听取各企业基本情况介绍,对每个绿色优质农产品认证生产经营主体进行产地环境、生产过程、灌溉水源、土壤培肥、病虫草害防治、投入品、生产记录、产品质量追溯、仓储、包装与贮运、废弃物处理及环境保护措施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并对生产管理技术的关键环节进行了现场指导。自“三夏”以来,共完成全区26家企业的现场检查指导工作。二是指导企业规范填写绿色食品认证申请书调查表,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良好农业规范实施细则》、《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集登录规范》等要求,熟悉绿色食品禁限用农药,在现场检查中以查带培,企业的申报材料质量明显提高。三是完成对20家取得绿色食品认证证书企业和10家通过GAP审查的企业发放认证补贴资金共计40万元,减轻企业认证缴费负担,助力我区优质农产品企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省级农业网站
自治区政府部门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网站维护电话:0951-5169901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159号 网站标识码:6400000046
宁ICP备19000526号-1
Copyright 2009 nynct.nx.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5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