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厅“五步工作法”抓好检视问题整改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长效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把问题整改整治贯穿主题教育始终,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瞄准农村集体“三资”领域突出问题,扎实开展调研指导、狠抓问题整改、完善制度建设,多措并举促进我区农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不断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推动我区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一步:深入调研摸清实情。把调查研究作为整改问题的“先手棋”,深入了解农村集体“三资”领域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通过实地查看、翻阅台账、座谈交流等方式,先后到永宁县杨和村、灵武市胡家堡村、青铜峡市新民村、平罗县新丰村等地开展调研,把实际情况摸准摸透,形成《关于青铜峡新民村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的调研报告》《关于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等多篇高质量调研报告,为促进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第二步:全面排查从严整改。坚持系统思维,问题整改既聚焦“点”也盯着“面”,聚焦集体资产管理不到位、经济合同管理不规范、债权债务管控不严格等8个方面问题,采取边查边改、集中整改、依法处置等方式,逐村开展排查,狠抓整改落实。目前,全区共排查出需整改问题441个,已整改219个,正在整改222个,走司法流程处置问题4个。通过排查清理一批、依法查处一批、规范指导一批,切实整治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突出问题,有效防止农村集体资产流失。
第三步: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把建章立制作为治本之策,结合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出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章程(示范)》,形成《宁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制度》,涵盖财务收支管理、审核审批、资金管理、财务公开、资产登记、保管、使用、处置等23项内容,扎紧管权管事管人的制度笼子,破解农村集体资产监管难题,为我区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第四步:厘清权责强化监管。抓住问题关键环节,开展确权到村扶贫项目资产匹配工作,指导各地在账实相符、手续完备的基础上,将确权到村扶贫项目资产纳入村账管理并及时录入监管平台,与乡村振兴局返贫监测系统数据进行逐项比对匹配。目前,共确认匹配确权到村扶贫项目资产56.4亿元,切实厘清扶贫资产的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防范确权到村扶贫项目出现资产闲置、流失现象,为村集体后续管好用活扶贫项目形成资产奠定坚实基础。
第五步:培训赋能提升能力。将业务能力提升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来抓,采取“理论+实操”的方式,分级分层对农村财务人员进行培训,连续举办2期农村财务管理培训班,邀请行业领域专家对全区各市、县(区)农经站业务骨干、村级代理会计开展会计实务及财务制度培训,参与培训学员达270余人。指派业务骨干前往利通区、海原县、西吉县等县(区)开展专题辅导10余次,有效提升了市、县、乡、村四级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人员业务能力。
省级农业网站
自治区政府部门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网站维护电话:0951-5169901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159号 网站标识码:6400000046
宁ICP备19000526号-1
Copyright 2009 nynct.nx.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5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