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深化高额彩礼专项治理 培育文明婚俗新风尚
近年来,中卫市将高额彩礼专项治理作为建设文明乡风的重要抓手,采取健全机制、强化宣传、专项治理、政策激励等举措,推动移风易俗取得实效,构建了“政策引导有力度、群众参与有热度、移风易俗有温度”的治理新格局,形成了可复制的婚俗改革“中卫经验”。专项治理开展以来,全市农村结婚登记2126对,“零彩礼”“低彩礼”家庭占比达57.8%,45个重点村彩礼数额平均下降5.5万元。
一是健全机制压实责任,凝聚治理合力。建立由市委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具体负责,部门协同联动的市级专项治理领导机制,配套市级领导包抓乡镇、联席会议、统计调度等6项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赴重点乡镇督导调研10余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难点问题,确保政策落实。各县(区)同步建立任务清单,细化党建引领、宣传引导等8项专项行动措施,形成上下联动工作格局。创新基层治理载体,指导443个行政村修订村规民约,建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将抵制高额彩礼纳入村规民约奖惩机制,明确党员干部须落实婚丧事宜“两报告一承诺”制度,全市187名村“两委”成员及其子女主动报备婚姻事项。建立适婚青年动态管理台账,摸排7836人,实时跟踪婚嫁信息。科学制定倡导标准,沙坡头区7万元、中宁县移民聚居区8.9万元(非重点区域7.1万元)、海原县8万元。通过数据收集、备案登记、抽验审核,确保标准执行落地。
二是多维宣传营造氛围,推动观念转变。在光明网、人民日报、宁夏日报等媒体刊发《中宁县移风易俗出实招》《海原倡树文明婚俗》等报道30余篇,开设“推动移风易俗”专栏230期。制作《拒绝天价彩礼》《彩礼与情钱》等动漫、广播剧、快板小品130部,通过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组建“移风易俗巾帼宣讲团”,开展入户宣传2800余次,覆盖90%以上适婚家庭。举办“情定七夕”“家国同庆”集体婚礼4场,92对新人参与;组织集体颁证仪式113场,选树28对“零彩礼”“低彩礼”青年典型,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争取自治区专项资金235万元,建成中宁县丰安屯婚俗文化基地,设置婚俗展厅、婚姻调解室等功能区。举办青年婚恋座谈会144场、“青春有约”联谊活动26场,推动优秀婚俗文化传承。
三是政策激励强化引导,巩固治理成效。落实礼遇嘉许政策,为“零彩礼”“低彩礼”家庭提供就业岗位20个,发放妇女创业贷款1210万元;向50户家庭发放价值1万元的旅游套票,为26名“两癌”妇女发放补助26万元。协调沙坡头金沙岛景区实行免门票政策,惠及模范家庭。深化婚俗改革试点,在中宁县红梧村创新“442+N”工作机制(落实“四个一”包抓机制、建立四级组织体系、组建两支队伍、树立N个典型),办理“跨省通办”婚姻登记21对,打造婚俗改革样板。建立婚姻劝导员队伍,开展普惠性婚嫁服务1800人次。法治保障规范行为,结合“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培育基层普法骨干11813名,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篇专题培训10场。组织“三官一师一员”深入群众身边阐释高额彩礼引发的法律问题和社会问题,发放普法资料3万余份,化解涉婚矛盾纠纷3106件。
省级农业网站
自治区政府部门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网站维护电话:0951-5169901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159号 网站标识码:6400000046
宁ICP备19000526号-1
Copyright 2009 nynct.nx.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5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