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算好高额彩礼治理“民生账”
近年来,固原市以党建为“笔”、以治理为“墨”,巧用“加减乘除”工作法破题,在移风易俗赛道上跑出文明新风“加速度”,让乡土文明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一是党员干部做“加法”,让治理力量强起来。固原市将党旗插在治理一线,把移风易俗纳入基层党建“责任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招募西部计划、青年志愿者参战,组建142支“高额彩礼监督员”队伍,1472名“治理哨兵”走村入户讲政策、访民情。彭阳县探索的“党建引领、志愿者带动、党群共建”的治理模式,让志愿者的带动为高额彩礼持续降温,构筑起党群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
二是陈规陋习做“减法”,让文明新风树起来。全市793个行政村将彩礼治理写入村规民约,给人情消费“瘦身”:礼金不超过10万元、宴席不超过10桌、随礼不超过100元......这些“规定”成为新时尚。张易镇闫关村通过花儿、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低彩礼夫妇讲孝顺、低彩礼承诺书上签名等形式,强化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据统计,全市高额彩礼治理后农村“零彩礼”“低彩礼”占比达63.2%,同比提升14.8个百分点,“面子工程”正在让位于“里子幸福”。
三是产业扶持做“乘法”,让群众钱包鼓起来。将治理成效与产业发展联动,推出“婚俗改革+产业扶持”套餐。对持有《农村婚俗新风光荣证》的家庭,在农业产业补贴中再提高10%-30%奖补比例。泾源县一村民坚持低彩礼嫁女,不仅登上村头“新风墙”,还多拿到4500元饲草料补贴,“讲文明能致富”成为村民口头禅。这种“文明积分换发展资源”的模式,让移风易俗从“要我改”变为“我要改”,实现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乘法效应”。
四是风险隐患做“除法”,让家庭关系“和”起来。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设立“妇女权益保护窗口”,构建“司法调解+心理疏导+政策咨询”三位一体服务链。西吉县法院不断创新化解家事纠纷的“枫桥式工作法”,探索出了理念一新、方式一新的家事审判“西吉实践”,成功调节彩礼纠纷,力争以“小家”和睦撑起“大家”和谐。截至目前,全市为1500余对新人提供婚前辅导,成功调解149起家庭矛盾。这种“前端预防+中端调解+末端维权”的闭环机制,让彩礼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守护着婚姻家庭的“幸福底线”。
省级农业网站
自治区政府部门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网站维护电话:0951-5169901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159号 网站标识码:6400000046
宁ICP备19000526号-1
Copyright 2009 nynct.nx.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5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