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九个坚持”着力推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初见实效
近年来,中卫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牵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快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农业农村发展稳中向好。
一是坚持党对“三农”工作全面领导。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听取全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推进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面临的问题困难,安排部署有关工作。制定任务清单及分工方案,压实责任,压茬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重点任务落地见效。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先后培训12批次,提升“三农”干部能力素养。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编制乡村规划。针对当前乡村人口持续外流,村庄格局加速演进,充分考虑人口规模、村庄布局、服务需求,坚持规划先行,把县乡村作为一个整体,一体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顺应人口变化趋势,编制443个行政村村庄建设规划方案,对于人口少、建设内容简单的村庄,制定简易方案,目前编制完成村庄规划364个,实现“应编尽编”。
三是坚持壮大县域优势特色产业。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16.79万亩,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00万亩,总产量达70万吨。沙坡头区、中宁县、海原县被国务院确定为粮食产能提升重点县(区)。做强做优“六特+N”产业,新植、改造枸杞1.93万亩,枸杞种植基地稳定在24万亩;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大基地,积极出台扶持肉牛产业发展措施15条,奶牛发展措施12条。全市奶牛存栏13.2万头,肉牛、肉羊、生猪、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26.86万头、171.95万只、43.1万头和527.6万羽;种植冷凉蔬菜80万亩,产量192.09万吨。
四是坚持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深入开展防止返贫集中排查,排查农户34.2万户114.4万人,发放申报政策“明白纸”20.7万份,帮扶政策“明白纸”3.01万份。针对5003户2.29万人低收入组脱贫人口,逐户排查返贫风险,针对低收入组中121户392人不增反降户建立“一户一策”,促进收入增长。去年以来,全市新识别监测对象464户2019人,稳定消除风险1071户4202人,累计纳入监测对象4682户17600人,已消除风险3683户13608人,风险消除率达到77.3%。
五是坚持健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分阶段推进“互联网+城乡供水”示范区建设。实施沙坡头区农村供水维修养护、中宁县农村人饮维修养护、海原县农村供水维修等项目,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完成农村电网巩固提升项目409个,实现城乡居民用电服务均等化。深入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工程,完成农村公路改造提升1853.95公里、危桥加固改建8座、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提升工程35.89公里。完成农村热源清洁化改造8.68万户。
六是坚持乡村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持续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增加学位1800个。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补充、选派、交流教师272名。提升5家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培育“法律明白人”9479名,“法律明白人”骨干2334名。建成鸣钟村文化雅集等10个公共文化空间和常乐镇数字化非遗展馆等6个综合文化站。开展“村BA”、“送戏下乡”等文体活动7500场次,“黄河水甜、共产党好、总书记亲”成为老百姓的共同心声。
七是坚持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造农村户厕2701户。对全市农村黑臭水体进行全面排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39.5%。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的行政村占比达95%以上,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覆盖面达34%以上。全市化肥利用率42.63%,农药利用率达42.69%,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93.09%、处置率达10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9%,农用残膜回收利用率达89%以上,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治污设施配套率保持在95%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1.6%。
八是坚持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深化“一抓两整”示范县乡创建,创建示范乡镇40个、示范村417个。中宁县余丁乡余丁村探索“三事三商”机制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入选全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典型案例。争取中央和自治区扶持资金1500万元,实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15个,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特色餐饮等项目,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6亿元。持续开展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八项行动”,村规民约实现全覆盖,45个重点村彩礼数平均下降5.5万元。
九是坚持稳步提升农村居民收入。全市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6.3万人,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9885人,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就业1559人,组织开展“点对点”劳务输出6100余人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514人,劳务收入达9.13亿元。为409名农村自主创业农民、脱贫人口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573万元,对8家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自治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予资金奖补,带动群众就业800人。巩固提升“中卫海原司机”“中宁枸杞技工”等特色劳务品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98万人。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4.2%,位居全区五市第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6.7%,位居全区五市第三。
省级农业网站
自治区政府部门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网站维护电话:0951-5169901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159号 网站标识码:6400000046
宁ICP备19000526号-1
Copyright 2009 nynct.nx.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5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