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寺堡区筑牢免疫屏障 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

日期: 2025-11-05 09:26:54 来源: 红寺堡区农业农村局 作者: 【字体:

今年以来,红寺堡区农业农村局持续落实各项常态化、精准化措施,狠抓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守牢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的底线,为畜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强化措施落实,织密免疫防线。扎实开展春秋防疫工作,对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大户实施程序化免疫,推行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政策;对中小养殖场(户)采取集中免疫和平时补免补防相结合的防控措施,切实做到“应免尽免、不留死角”,确保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安全范围内。全年完成牛口蹄疫免疫18.8万头、牛炭疽免疫4.34万头、牛布鲁氏菌病(A19毒株)免疫1.23万头(3-8月龄犊牛);羊口蹄疫免疫111.8万只、羊小反刍兽疫免疫123.09万只、羊布鲁氏菌病免疫60.07万只,其中布鲁氏菌病(S2毒株)灌服免疫40.47万只,布鲁氏菌病(M5毒株)注射免疫19.6万只(3-5月龄羔羊)、羊棘球蚴病(包虫病)免疫母羔羊6.83万只;猪口蹄疫免疫1.87万头;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296万羽、犬狂犬病免疫0.37万只、包虫病驱虫0.37万只。

二是加强督导检查,保障免疫成效。集中免疫期间,成立督导组,分管局长带队深入各乡镇开展督导检查,对疫苗管理、免疫操作、“宁夏牧运通”系统录入等方面进行规范性指导,现场纠正免疫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同时,随机核查免疫密度,确保应免尽免、不漏一畜、不留空白,切实保障免疫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三是力推“先打后补”,筑牢防疫根基。及时制定“先打后补”工作方案,组织规模场负责人、防疫组织召开动物防疫会议,宣传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政策,按照“自主申报、在线审核、直补到户”的原则,深入推进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工作,目前有32家符合条件的养殖场(户)进行了“先打后补”申报,涉及牛场15家、羊场10家、鸡场6家。

四是全面消毒灭源,消除疫情隐患。结合春秋季集中免疫工作,针对重点场所和关键环节,组织开展“大清洗、大消毒”专项行动,指导养殖场、养殖园区、畜禽交易市场、屠宰场等重点区域规范消毒制度,定期进行全面消毒;集中免疫期间,村级防疫员对养殖户的圈舍进行集中全面消毒,同时,指导养殖户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已使用消毒药4.5吨,消毒面积260万平方米,有效切断传播途径,不断减少环境病毒载量,进一步降低疫病发生风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网站维护电话:0951-5169901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159号 网站标识码:6400000046

宁ICP备19000526号-1 Copyright 2009 nynct.nx.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5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