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近年来,固原市立足“红色固原、绿色发展”战略定位,将农文旅融合作为支撑高质量建设生态文旅特色市的重要载体,以“文旅+”融合发展为抓手,全力做好“土特产”文章,着力打好“农业牌”“文化牌”“山水牌”,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筑牢产业根基,让融合“底子”更厚实。通过基地建设、生产改进、品质提升、产品创新、品牌经营和优质服务,全产业链发展肉牛、马铃薯、冷凉蔬菜等特色产业。打造宁夏六盘山百万亩饲草种植基地和百万头优质肉牛养殖基地,全市各类饲草面积稳定在300万亩,肉牛饲养量达到103.8万头,有肉牛屠宰加工厂6家,牛肉精深加工企业25家,年屠宰加工能力30万头,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45亿元,培育创建了“六盘山黄牛肉”“固原黄牛”品牌,成为宁夏肉牛养殖核心区;马铃薯建成脱毒种薯三级繁育体系,打造种薯繁育基地20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0个,种植面积稳定在80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5亿元以上,培育打造了“六盘山马铃薯”“西吉马铃薯”“红军粉”“固原淀粉”等驰名商标,成为西北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马铃薯生产加工基地;冷凉蔬菜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园区)60个、永久性蔬菜生产基地50个、供港蔬菜生产示范基地5个,设施温(拱)棚(室)6.3万亩,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产量达到200万吨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超过45亿元。成功举办六届“六盘山冷凉蔬菜节”,打响了“六盘山冷凉蔬菜”公用品牌,培育了“西吉芹菜”“彭阳辣椒”“原州西蓝花”等知名品牌,高品质冷凉蔬菜畅销全国。
注入文化灵魂,让融合“特色”更鲜明。立足“红色、绿色、古色、特色”资源禀赋,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红色”印记鲜明,有万里长征结束地、新时代长征出发地,“单家集夜话”“夜宿乔家渠”“将台堡胜利会师”等红色故事。“绿色”名片靓丽,有高原绿岛、天然氧吧、清凉世界等资源优势,可以春赏醉美花海、夏享爽爽清凉、秋观层林尽染、冬品水墨画卷。“古色”底蕴深厚,有古丝绸之路、长城遗址、须弥山石窟、火石寨国家地质公园、萧关遗址文化园、开城安西王府遗址、姚河源商周遗址等丰厚文化遗存。“特色”温暖润心,有悠久的农耕文化、“气候凉、光照强、温差大、无污染”等鲜明特点的自然气候,孕育的农特产品品质好、有味道、吃着香,六盘山牛肉的香醇、冷凉蔬菜的脆嫩、马铃薯的软糯,是土地馈赠的独特风味;还有“九碗十三花”的丰盛、隆德暖锅的热乎,是百姓厨房里的人间至味;这些浸润着乡土气息的物产与美食,生动诠释着固原藏在“烟火气”里的“特色美”。
擦亮旅游名片,让融合“人气”更集聚。六盘山的苍翠、火石寨的绝美丹霞、须弥山的丝路秘境,夏季平均18℃的清凉气候,让固原成为西北首个入选联合国“自然城市”的地级市,被誉为“生态氧吧”和“避暑天堂”。充分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融合梯田景观、山地民宿、农耕体验与农家美食等多种乡土文化,打造最美大地“指纹”“中国最美旱作梯田”,在农田上种出产业、种出风景、种出财富;培育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县2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8个、中国最美丽田园1个,国家五星级休闲农业示范点4个、四星级休闲农业示范点7家,发展隆德老巷子、泾源风情堡、彭阳乔家渠、西吉红军寨、原州牡丹园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民宿休闲体验地,打造西吉将台堡现代农业示范园、彭阳闽宁现代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等一批田园综合体,2条休闲农业精品线路分别入选农业农村部“夏纳凉”“秋采摘”主题推荐线路,实现以农促旅、以旅兴农。
畅通利益纽带,让融合“成果”更普惠。通过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通供应链、完善利益链,融合农文旅、贯通产加销。做大做精“九碗十三花”、羊肉泡馍、隆德暖锅、固原羊羔头等经典美食,开发红军粉、土豆宴等土豆食品的多样做法,传承好发展好“浓郁的乡愁”“妈妈的味道”等饮食文化,打造“西吉好吃头”“泾源牛街”“彭阳梯田夜肆”等特色美食街区30多个;开展“游购乡村”系列活动,开发砖雕、剪纸、麦秸画、亚麻籽油、蜂蜜、牛肉干、小杂粮等一批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等全国大中城市举办农文旅宣传推介活动13场次,承办全国“村BA”、宁夏冷凉蔬菜节、红色文化旅游节,在农文旅宣传推介方面累计投入200万元,累计组织400余家涉农企业参展,签约金额达10.72亿元,现场销售农特产品600余万元,推动“吃住行、游购乐”全要素、全链条发展,带动一产优起来、二产强起来、三产活起来。
省级农业网站
自治区政府部门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网站维护电话:0951-5169901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159号 网站标识码:6400000046
宁ICP备19000526号-1
Copyright 2009 nynct.nx.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5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