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县(区)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目前棉铃虫在全区小麦、玉米等作物上已有为害,局地虫量较高。据近期调查小麦田棉铃虫在永宁县、利通区、农垦平吉堡农场、暖泉农场等地发生,发生范围较去年有所扩大,发生面积3万亩左右,平均每平方米有虫1.1头。玉米田棉铃虫目前在贺兰县、灵武市、青铜峡市、利通区、中宁县、农垦农场等地为害。玉米田棉铃虫平均被害株率3-5%,局地为害较重田块被害株率16%。另外近期调查发现甜菜夜蛾在贺兰县、利通区、农垦农场等局地为害玉米。预计今年棉铃虫在我区将继续为害玉米、水稻、大豆、蔬菜等多种作物,仍呈偏重发生的态势,甜菜夜蛾在局地为害重。粘虫在贺兰县、盐池县等地玉米田间已现幼虫危害。据全国农技中心通报江淮、黄淮、华北、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陆续出现一代成虫,局部始见卵,大部分地区蛾量突增日早、蛾蜂多,蛾量较高。我区属黏虫二代发生区,发生程度和一代区发生程度成正相关,加之气象预报6月份全区降雨偏多,对粘虫的发生较为有利。预计粘虫总体中等发生,局地偏重发生。棉铃虫、粘虫具有暴发性,甜菜夜蛾为杂食性害虫,对农作物的安全生产存在很大威胁。为确保全区粮食安全生产,现就做好监测预警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虫情监测、及时发布预报 各级农技推广部门要高度重视虫害监测调查和防控工作,严格按照棉铃虫和黏虫的调查方法,认真做好定点调查和系统普查工作,及时掌握发生动态、发布趋势预报、指导防治,防止虫害暴发成灾。
二、突出重点区域、加强统防统治 各地要强化防控工作属地责任,要广泛动员农户对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开展防治工作,要充分发挥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站和植保专业合作社的重要作用,对棉铃虫、甜菜夜蛾、粘虫重发区域积极组织开展统防统治、采取有效措施防治低龄幼虫。
三、加强宣传培训、确保技术到位 各地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微信等多种手段,发布虫情动态信息和防治技术措施,并通过召开现场会等形式,组织动员开展防治,植保技术人员要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和服务,确保技术到位率。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2018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