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640000018/2023-00574

发文字号:

责任部门: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23年06月28日

索 引 号: 640000018/2023-00574 发文字号:
责任部门: 生成日期: 2023年06月28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有效
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456号提案协办意见的函

自治区民政厅:

现将陈建军委员提出的关于对老地名进行保护与利用的提案,提出如下协办意见:

地名是社会基本公共信息,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记录着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风貌,沉积着生产生活的印记,也折射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或长或短的地名背后蕴藏着诸多难忘的故事与记忆,越来越多的人借助它来读懂中国,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保护与利用好老地名意义深远。

一、加强领导,依法管理。一是提升对地名管理的定位。地名是领土主权的象征。国家对某一地域的管辖首先体现在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命名并推广使用。地名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行政区划、住宅区等地名,群众日常频繁使用,社会关注度高。因此,地名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二是地名管理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地名管理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团结,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

二、加强对优秀传统地名文化的保护和利用。优秀传统地名文化属于民族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地名文化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老地名要保护,新地名也要规范。在地名命名、更名过程中,人们的社会价值、文化取向等思想观念自然会融入地名中,因此优秀传统地名蕴藏了宝贵、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地名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继承性,很多在社会其他领域已经难觅踪迹的社会观念、地理特征、语言习惯沉淀在地名中,让今天的人们还能了解到历史上多彩的自然、文化现象,这使老地名成为人类文明的记忆。除了要保留老市井、老街巷等城市风貌,也应该注重老地名的保护和利用,让老地名讲述自己的“前世今生”。建议可以用立碑、建宣传栏、设口袋公园等方式,介绍老地名的来历、历史典故、人物传奇、乡土文化。对已经不用的老地名,也可以将其发展演变记录留存。

三、健全体制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各级政府要按照统一监督管理、分级分类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提升地名管理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为推进新时代地名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和组织保障。申请地名命名、更名,要依法进行,按照提交申请书、风险评估、专家论证、征求社会公众意见等程序规范管理。建立地名备案、公告制度。规范审批程序,强化监督检查。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2023年6月28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社会事业促进处  5169639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网站维护电话:0951-5169901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159号 网站标识码:6400000046

宁ICP备19000526号-1 Copyright 2009 nynct.nx.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5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