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640000018/2024-00025

发文字号:

责任部门: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23年08月28日

索 引 号: 640000018/2024-00025 发文字号:
责任部门: 生成日期: 2023年08月28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有效
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359号提案答复的函

蒋新录委员: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区种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力度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宁夏种业发展现状

宁夏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季节分明、日照充足、冬无严寒、夏少酷暑、无霜期长、病虫害较少、灌溉条件便利,是全国优质粳稻产区、西北春小麦优势产区、黄金玉米产业带、优质乳制品和牛羊肉生产基地、冷凉蔬菜优势生产区,生产的种子籽粒饱满、千粒重较高、品质优良。

近年来,宁夏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的要求,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农产品稳产保供需要,以种质资源保护为基础,以供种安全为底线,以净化市场为保障,加快种业基地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初步构建起了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用融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产业体系,为打造西部种业基地筑牢了基础。

(一)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工作卓有成效。由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牵头,联合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厅、科学技术厅、生态环境厅、审计厅、林业和草原局、宁夏农林科学院等单位,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实施意见》,在全区首次系统性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累计完成了18个农业县(市、区)的资源普查和5个重点县(市、区)的系统调查,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859份,首次发现了蓝秃子小麦、火玉米、野荞麦、苘麻等一批古老地方品种新资源,全区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保存资源样本达到1.5万份基本摸清了全区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

(二)育种创新攻关取得重要突破。大力实施现代农作物种业提升工程,重点培育抗病耐盐碱水稻、优质节水小麦、耐旱宜机收玉米等,2020年以来,累计通过审定的主要农作新品种126个。研发了国内首个马铃薯数字化育种系统,小麦、玉米、水稻品种分别实现了第五、六、七次更新换代,全区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5%自主培育的宁粳48水稻亩产达835.9公斤,刷新宁夏旱直播水稻高产纪录宁春58小麦亩产711.58公斤,刷新宁夏春小麦单产纪录宁春4小麦适应性广,丰产性突出,累计推广1.4亿亩,是西北春小麦的当家品种。

(三)供种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紧盯“保、育、繁、推”关键环节,全面推进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以建设1个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大县和3国家级区域良种繁育基地为切入点,自治区建设了13个自治区特色农业产业良种繁育基地。全区生产各类农作物种子2.3亿公斤、瓜菜种苗23亿株,其中:小麦种子主要销往甘肃、内蒙、新疆等省(区);马铃薯种薯主要销往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省(区);瓜菜种苗主要销往甘肃、内蒙等省(区);瓜菜种子除销往天津、陕西等省外,还亚洲、美洲、中东等27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累计出口金额超1亿元人民币

(四)种业企业实力稳步增强。截至目前,全区有农作物种业企业217家,其中规上企业21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农作物种业企业年营业总收入达18.37亿元,种子销售总额11.65亿元积极引导金融、社会资本参与,采取个性化扶持政策,扶持引进了河南泰金、山东登海、湖北康农国内影响力较大的种业企业,引领我区种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五)种业市场环境持续优化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及配套法规,深入开展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和保护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整治行动,在制种、用种、售种关键节点,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品种,开展监督检查与质量监测,初步构建起了属地为主、部门协同、区域联动、社会参与的种业市场监管格局,年均出动执法人员1000人(次)以上,检查种业企业和经营门店1500(次)左右,全区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抽查合格率常年稳定在98%以上没有发生重特大坑农害农种子案件,全区种业市场环境得到持续优化

二、359号重点提案办理情况

近年来,在农业农村部等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自治区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有关市、县(区)认真谋划、强力推动,我区种业发展正取得积极成效。您提出的意见建议十分及时、切合实际、指向明确,指出了我区种业发展的短板不足,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建议,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对此意见建议高度重视,认真抓好落实。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强化顶层设计。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种业振兴行动的决策部署,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牵头制定了《宁夏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经自治区党委深改委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于2022513日以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印发实施。该《方案》全面部署了种业振兴行动的具体任务,细化了推进措施,明确了工作责任,引导政策、项目、资金向种业倾斜,对种业企业所需建设用地,按照自治区相关规定优先保障。为确保《方案》全面落实到位,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又结合我区种业发展实际制定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现代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对“十四五”期间我区种业工作进行了深入系统安排。

(二)强化资金扶持。近年来,自治区积极争取中央项目资金支持,中央财政累计投入3.6亿元,其中:青铜峡市被列入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大县,累计投入资金2.3亿元;西吉县被列入国家级区域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共投入资金0.8亿元;平罗县蔬菜盐池县杂粮杂豆国家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共投入资金0.21亿元;原州区马铃薯育种能力提升项目投入资金0.11亿元;自治区品种测试站建设项目投入资金0.18亿元。自治区财政累计投入3850万元,用于支持13个自治区农业特色产业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支持全区种业发展,每年安排2000万元用于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排自治区预算内统筹资金900万元,围绕水稻、小麦等重点粮食作物,支持9种子企业加大技术改造。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出台了《宁夏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择优补助办法》,对通过国家审定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每个补助5万元,对通过自治区审定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每个品种1万元,对通过登记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每个补助0.5万元。

(三)强化统筹发展。依托现有的种业布局,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规划了“两园六带六区”现代种业发展布局,统筹全区现代种业发展。“两园”即石嘴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种业创新园、固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冷凉蔬菜新品种科技园;“六带”即奶牛选育带、肉牛选育带、滩羊选育带、生猪选育带、家禽选育带、水产选育带。“六区”即杂交玉米制种区、小麦良种繁育区、水稻良种繁育区、马铃薯种薯繁育区、小杂粮种子繁育区、瓜菜种子繁(制)育区。

(四)强化保险支持。根据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至全国所有产粮大县的通知》(财金〔202359)要求,自治区财政厅会同农业农村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夏监管局,联合制定了《关于开展产粮大县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工作的通知》,对我区三大粮食作物保险保额再次提标,首次对三大粮食作物开展完全成本保险。农作物制繁种被纳入三大作物完全成本保险中,其中:稻谷亩均保额由700亩提高到1300亩,小麦亩均保额由600亩提高到800亩,玉米亩均保额由900亩提高到1300亩。

(五)强化宣传引导。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每年安排项目资金100万元,支持平罗县连续10举办宁夏种业博览会,免费为企业搭建展示宣传的平台,吸引了河南泰金、湖北康农、山东登海、襄阳正大等国内大型种业企业在我区建立稳定的种子基地和种子生产加工线。同时,每年组织区内企业积极参加全国和各省种业博览会,支持宁夏种子协会牵头承租全国种子双交会展位,为区内企业“走出去”和区外企业“请进来”搭建起了良好平台。

(六)强化资源保护。扎实开展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对包括宁夏审定品种在内的300份左右小麦种质资源进行性状的表型及基因背景鉴定,筛选出一批兼具优异表型和基因背景的材料提供给育种单位和课题使用。建设自治区农业种质资源库和保护名录信息数据库,保存稻麦种质资源近1万份,录入管理系统的资源表型数据特征图片等信息6700多份购置急需先进仪器设备61台套。

三、并案提案办理情况

本次交由我厅主办的第359号提案《关于加大力度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为并案提案,具体为:武裕国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快石嘴山制种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陈东升、梁小军委员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提案》具体办理答复如下:

(一)扎实开展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2020年启动全区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以来,按照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有关要求,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的意见》和《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2020年实施方案》(农办种〔20206号)等文件精神,研究制定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宁夏2020年工作方案》(宁农(种)发〔202025号),成立了自治区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领导小组,按照“应保尽保、应收尽收”的总体目标,全面完成了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并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验收。

(二)切实提高种业科技创新能力。联合自治区科技厅建立起了“长期稳定、滚动立项、动态管理”的农业育种专项支持机制,通过实行区内区外双首席专家主持项目方式,柔性引进国内一流育种专家与我区育种团队联合攻关,组建了宁夏农作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优势特色作物现代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宁夏反刍动物分子细胞育种重点实验室、宁夏蔬菜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自治区创新平台。在农业育种专项实施期间,共培养区内学科带头人39名、博士103名、硕士研究生163名,汇聚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国家大院大所和外省区高层次专家160余人,参与的区内外科技人数累计达到400余人。先后组织举办全区种业领军人才培训班2期,参训人员达260人次,切实提高了我区种业人才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

(三)大力支持石嘴山市制种产业发展。2018年推动建设平罗县“自治区瓜菜育种技术创新中心”“杂交蔬菜种子的生产技术加工及储藏”等项目;2019年推动实施平罗“多抗、优良番茄种质资源的创制及新品种培育技术”项目;2020年推动实施平罗“瓜菜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高抗番茄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及优良种子生产加工技术和新品种示范推广模式研究”项目;2021年支持平罗县建“自治区蔬菜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每年支持泰金种业、穗丰种业开展水稻、瓜菜等优新品种试验50多组300多个品种,安排资金30余万元支持泰金、绿茵、中青等种业公司建设展示示范园区,年展示示范品种1000多个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下一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将按照蒋新录、武裕国陈东升、梁小军4位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认真贯彻落实“十四五”全国现代种业发展规划,紧紧围绕打造西部种业基地的各项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持续抓好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不断做好种质资源收集和保护利用,加大对我区农作物种质资源特别是地方特色与珍稀濒危种质资源的保护力度,持续收集引进优质、高产、抗性强的小麦、水稻、玉米等优异种质资源。力争2025年,全面自治区农业种质资源库和保护名录信息库,种质资源库保存量达2.5万份以上。同时,依据全区种质资源分布状况,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种业企业,不断完善种质资源保护鉴定圃(场)、种质资源特性鉴定繁育更新基地等建设,搭建集中保存与原生境保护互为补充的高标准、多层次保护体系。

(二)持续强化种业创新攻关。开展特色优势种业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和新一轮育种创新攻关,以“高产优质、抗逆广适、专用高效、适宜机械化”为主攻方向,加大优质早熟高产专用型小麦、抗病耐盐碱水稻、粮饲兼用型玉米选育。力争到2030年,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新品种40个左右。围绕自治区“六特”产业高质高效发展,组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育种创新平台34。综合运用前沿生物技术和常规育种手段,构建区域优势特色动植物优质品种选育、筛选、鉴定和评价体系。加大对种业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稳定支持,引进培养国内先进水平的种业创新团队68,形成以领军人才为核心的优势创新团队。落实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关于实施科技强区行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加快建立种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三)持续提升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水平。抢抓国家新一轮制种大县奖励政策,扎实推进青铜峡国家杂交玉米制种大县和平罗蔬菜、盐池杂粮杂豆、西吉马铃薯国家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加大贺兰小麦、灵武水稻良种繁育基地支持力度,提高西北春小麦当家品种“宁春4”良种扩繁能力,争取国家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支持。集中打造10个自治区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提升基地现代化水平和良种供应保障能力。充分发挥示范县、示范企业、专家团队作用,持续推进13自治区农业特色产业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推动育种和扩繁体系深度融合,打造35个有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宁字号”特色种业品牌

(四)持续加大种业优势企业扶持。梳理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瓜菜等区内优势种业企业名录,建立完善种业企业扶优政策,引导资源、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全面落实育种创新补助,不断完善商业化育种体系。继续支持平罗县举办“宁夏种业博览会”,充分发挥博览会的宣传作用,搭建国家级种业交流平台,吸引国内外育种企业到平罗建设品种展示、繁育基地、测试中心。

(五)加大种业市场监管力度。持续开展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和保护种业知识产权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监管机制,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等违法犯罪行为,全面净化种业市场环境。

(六)积极争取种业相关政策支持。积极向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汇报,争取将种业纳入自治区特色优势产业予以支持;会同自治区财政厅、宁夏银保监局等单位,探索对种业的保险支持政策;帮助平罗县将宁夏种业博览会规格提升到自治区级层面,扩大博览会影响力。

最后,衷心感谢蒋新录、武裕国陈东升、梁小军4位委员我区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并希望今后多提宝贵意见。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2023828日    

联系人: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  亢建斌  5169583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网站维护电话:0951-5169901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159号 网站标识码:6400000046

宁ICP备19000526号-1 Copyright 2009 nynct.nx.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5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