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640000018/2024-00040
发文字号:
责任部门: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23年08月21日
索 引 号: | 640000018/2024-00040 | 发文字号: | |
责任部门: | 生成日期: | 2023年08月21日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 有效 |
朴凤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乡村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宁夏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把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宁夏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连续4年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一村一年一事”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农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
(一)因地制宜编规划。坚持县域规划建设一盘棋,严格划定和落实“三区三线”,统筹县域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文化特色等要素,科学布局乡村空间形态和分类标准,将全区村庄分为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整治改善和搬迁撤并5种类型,以绣花功夫精细设计,努力做到“一村一特色、千村不重样”,避免千村一面,避免大拆大建,打造富有乡愁乡韵、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村庄。建立村庄规划联合审查机制,强化部门联审职责,统筹推进“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高质量完成261个重点移民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应编村庄规划1981个,共启动村庄规划编制1720个,完成编制670个,正在编制650个,待批400个,到2023年底基本实现村庄规划应编尽编。
(二)聚焦重点攻短板。聚焦使农村具备基本现代生活条件这
一目标,始终把工作重点放在加强基础设施、增强公共服务、完善
功能配套上,统筹抓好水电路气房讯暖及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
会保障、养老育幼等软硬件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农村公路里
程2.9万公里,常住人口20户以上具备条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率达到99%;农村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普及率分别达到了98.5%和96%,农村供电可靠率达到99.93%,快递服务乡镇网点覆盖率达100%,农村危窑危房实现动态清零,所有行政村实现4G网络全覆盖,258个乡镇居民用上了更快的5G网络。
(三)紧盯难点促提升。紧盯农村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处理、村容村貌整治四大要害,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立足“五清一绿一改”,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做到屋内屋外、院内院外、村内村外全覆盖、全整治。扎实推进好农村“厕所革命”,常态化开展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2021年以来共改造农村卫生厕所6万户,厕所普及率达64.3%(一二类县92%、三类县49.5%),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村庄覆盖面达到95%以上,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28.96%。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系列战役,引导群众清理整治“六堆六边一顶”,美化屋内庭院,整体提升村容村貌,努力让广大农村干净起来、整洁起来、亮丽起来。
(四)围绕民生抓保障。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统筹实施居民收入、移民致富、教育质量、健康水平、文明素养、城乡面貌“六大提升行动”,提高教育、医疗卫生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社会保障水平,强化县城综合服务功能,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不断增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大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新补充教师3000人,新建幼儿园37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提高到90%,义务教育在西部率先实现基本均衡,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3%,基础教育主要发展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实施健康宁夏“十大工程”,推进国家“互联网+医疗健康”和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建设,率先在全国形成“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区域互认”模式,创建国家卫生乡镇3个。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补充乡镇卫生院人员500余人。推进低保审批下放至乡镇,22个县(市、区)全部完成下放改革,率先在全国实现县域低保确认权限下放全覆盖;农村低保标准标准由每人每年4560元提高到5520元。
(五)强化治理促和谐。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
源头治理,扎实推进整省域乡村治理示范创建,深入开展抓乡促村、
整乡推进、整县提升“一抓两整”示范县乡创建行动,印发乡镇权力、赋权、政务、执法、责任“5张清单”,实行村级小微权力和村民代表会议议事指导清单制,48项民生事项不出村(社区)办理。推进乡村治理、农业农村综合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三个中心”建设,大力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持续开展移风易俗,持续整治高价彩礼、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创新开展“一村一年一事”行动,健全完善“事项议定、资金统筹、五级联动、清单管理、编号建档、长效规划”6项机制,全力打造宁夏乡村振兴样板工程。2020年以来,累计办理实事5400件、完成投资66亿元,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
(六)宜居宜业强保护。在2021年、2022年实施66个高质量美丽宜居村庄建设项目基础上,今年启动实施50个高质量美丽宜居村庄。按照农业农村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安排部署,组织推荐申报创建国家级示范美丽宜居村庄7个,需复核的11个国家级美丽宜居村庄顺利通过专家审查。聚焦特色保护类村庄,接续开展国家级传统村落申报推荐和保护发展,同时研究制定自治区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标准,组织全面深入系统开展全区村庄传统资源调查,加快建立国家级、自治区级、市县(区)级不同价值规模层次和历史文化内涵、上下贯通、有序衔接的传统村落名录体系,分级分类加快推进传统村落抢救保护和传承发展,建设更具传统农耕特质、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美丽宜居村庄。在2021年、2022年评价认定、奖补实施10个第一批自治区级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基础上,2023年新评价认定27个第二批自治区传统村落,自治区财政安排专项奖补资金2000万元,持续支持传统村落实施传统资源保护修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等工程,全面提升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能力和水平。今年,我区成功申报20个村庄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加上前五批的6个,全区共有国家级传统村落26个,组织推荐申报隆德县成功入选国家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行列,中央财政给予2483万元补助资金支持。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2023年8月21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社会事业促进处 5169639
省级农业网站
自治区政府部门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网站维护电话:0951-5169901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159号 网站标识码:6400000046
宁ICP备19000526号-1
Copyright 2009 nynct.nx.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5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