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640000018/2024-01083

发文字号:

责任部门: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24年11月14日

索 引 号: 640000018/2024-01083 发文字号:
责任部门: 生成日期: 2024年11月14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有效
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001号提案答复的函

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强化科技赋能推动南部山区梯田建设的提案》收悉,经商科技厅、农科院,现答复如下:

一、在耕地质量监测评价方面

通过长期定位监测,准确掌握耕地土壤质量变化趋势,定量分析作物产量与土壤养分消长规律,为科学施肥与耕地质量提升提供理论支撑。截至2023年底,全区累计建立国家、自治区、县三级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417个,其中固原山区97个,基本覆盖全区主要生态类型、耕地土壤类型和主要粮食作物。按照《宁夏耕地质量监测与保护提升规划(2021—2030年)》要求,到2030年,全区计划建立长期固定监测点567个,其中国家级监测点17个,自治区级监测点150个,县级监测点400个,监测范围进一步扩大,监测体系更加完善,耕地质量评价水平明显提升

二、在农业科研平台建设方面

近年来,我区紧扣宁夏农业特色发展需求,联合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组建枸杞研究院、奶业研究院、滩羊研究院、良种牛繁育中心、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科技创新平台,建成全国重点实验室1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建成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6家、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家、技术创新中心212家,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今年,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同意在固原市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遥感监测试点工作,建立高标准农田遥感监测平台,通过卫星遥感、高空航拍和低空无人机摄像等技术手段,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建设进展、设施运行管护、建后种植利用进行遥感监测,农业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三、在建立完善高标准梯田建设规范方面

为进一步规范高标准梯田建设,我厅制定了《高标准梯田建设技术规范》,明确了规划设计、技术要求、施工、科技服务与管护利用等技术规范,《规范》已通过市场监管厅技术审查。近年来,我区针对高标准梯田作物种植、土壤培肥与作物施肥、农机配套不统一问题,持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推广,西吉、隆德、彭阳3县开展适种作物筛选试验示范、耕地质量提升试验,集成了《新建旱作高标准梯田作物种植技术指导意见》《土壤培肥与作物施肥技术指导意见》《新建旱作高标准梯田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农机配套技术指导意见》,为南部山区高标准梯田建成后前三年种什么作物、如何施肥、土壤如何快速培肥、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机械如何配套等提供技术服务。

四、在梯田培肥和防灾抗旱技术研发方面

近年来,我区把提高耕地质量作为提高粮食产能主要措施来抓,聚焦高标准梯田生土有机质低下、土壤结构差、生产稳定性弱与生产力不高等问题2023依托区内外科技力量,利用东西部合作平台,自治区农林科学院联合中国农科院农环所、自治区农田水利建设与开发整治中心、学研究院等单位,实施宁南山区高标准梯田改土培肥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研发项目,已完成南部山区不同年限梯田土壤样品采集,初步分析了土壤理化特征演变特征,探索建立三套土壤培育、作物种植结构优化模式。创新研制集深松破障、深层施肥、碎土镇压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复式作业机械旋耕起垄深施肥覆膜一体机各1台。紧盯山区主栽作物,以提升粮食产能为目标,引选育马铃薯青薯9号、陇薯7号,张杂谷1319号、糜子固糜21号、荞麦信农1号等适合山区种植的抗旱高产作物品种。

五、在科技特派员技术指导服务方面

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宗旨,重点围绕六特产业发展,紧盯农产品精深加工、品牌培育、市场营销短板弱项,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主导产业提质增效和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在滩羊、肉牛等良种繁育及牧草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标准化养殖、示范推广及培训给予技术支持。截至2023年底,全区科技特派员发展到4061人(家),其中法人科技特派员2340家,引进新品种268个、示范推广新技术175项、攻克关键技术116个、转化应用技术成果104个。

六、在农业机械化技术研究方面

针对丘陵山区的特殊地形,通过收集近年来旱作高标准梯田建设项目数据,结合宁南山区农业机械化现状,确定1000亩种植规模为农机配套测算单位制订宁夏旱作高标准梯田小麦、玉米、马铃薯、小杂粮等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农机配套技术指导意见着力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高标准农田建设效能。科技厅探索创新市场化机制,实施揭榜挂帅项目,鼓励引导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参与农技推广面向全国张榜,定向支持研发适宜宁南山区坡台地作业的低破皮、低含杂率的山地小型马铃薯联合收获作业机械。目前,初步研发了适用于一膜两行、单垄均行种植模式自走轮式和履带式收获机械。

七、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持续开展耕地质量监测与保护提升。充分运用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数据成果,大力推广耕地质量提升技术,推进耕地污染防控及退化耕地修复治理,强化耕地质量提升技术集成研究,建立完善耕地质量保护提升服务体系,强化耕地质量保护监督管理,推动全区耕地质量保护提升。

(二)科技赋能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将联合科技厅、农林科学院共同建设宁南山区科研示范基地,创建农业科研平台。扎实开展高标准梯田改土培肥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项目,加快配套机具和专用有机培肥产品研发,快速提高新修梯田土壤肥力,稳步提升作物产量。持续开展技术指导服务通过专题讲座、现场讲解示范服务等方式,基层科技人员开展结对帮,让更多的土专家田秀才掌握先进实用技术。

(三)加快农机示范推广应用。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聚焦行业前沿技术,推动农机装备向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方向发展,逐步提高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吸引农业科技社会化综合服务站、农业院校、科研机构、专业合作社等加入农技推广队伍。

(四)进一步提升防灾抗旱能力。聚焦提升南部山区梯田防灾抗旱能力建设,将与科技厅、农林科学研究院共同推进抗冻耐寒作物品种,保水保墒技术,雨水就地储存高效利用技术研究,着力解决雨热错期对粮食生产能力影响技术问题,探索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为保障宁南山区梯田粮食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衷心感谢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对南部山区梯田科技赋能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希望贵委一如既往关注三农工作。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2024822日 

联系单位: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管理处  0951-5169567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网站维护电话:0951-5169901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159号 网站标识码:6400000046

宁ICP备19000526号-1 Copyright 2009 nynct.nx.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5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