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640000018/2024-01093

发文字号:

责任部门: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24年11月14日

索 引 号: 640000018/2024-01093 发文字号:
责任部门: 生成日期: 2024年11月14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有效
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370号提案答复的函

民革宁夏区委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强化土壤保护打造高质量耕地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加强土壤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对促进农业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环境持续改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和乡村振兴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一以贯之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和土壤健康问题,近年来以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耕地质量监测、盐碱地专题调查等成果为依据,以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和农业核心攻关项目为样板,以高标准农田建设、盐碱地综合利用为抓手,全力推动耕地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截至2022年,全区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6.79,近三年年均提升0.02个等级,全区粮食产量喜获二十连丰,为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守牢耕地质量、数量红线提供了有效保障。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快推进土壤普查,全面摸清土壤家底

2022年以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决策部署,科学谋划,精心组织,以土壤三普为契机,全面查明宁夏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查清土壤资源数量和质量。一是高质量完成土壤普查试点任务。全面完成平罗县、沙坡头区土壤普查试点和平罗县、贺兰县、青铜峡市、盐池县盐碱地普查试点。20236月我区土壤普查试点成果高质量通过省级验收和国务院土壤普查办组织的抽验,试点成果编制经验得到国务院土壤普查办领导和专家高度评价,并向全国进行推介。二是全力开展盐碱地专题调查。制定印发《宁夏盐碱地土壤专题调查实施方案》,在17个县(市、区)布设盐碱地调查点位5284个,通过遥感影像和检测化验数据的比对,解译全区盐碱地分布情况,目前盐碱地遥感解译成果已通过自治区相关厅局和专家联合验收,计划20249月前完成全区盐碱地专题调查成果编制工作,全面摸清我区盐碱地资源情况。三是加快推进全区土壤普查成果编制。截止目前,我区已完成国务院土壤普查办下达的20586个表层样点和748个剖面样点的调查采样和样品制备任务,土壤样品测试化验工作已基本完成8月初,我区外业调查采样、内业制备化验和数据库建设工作通过了国务院土壤普查办组织的专家抽验,各市、县(区)成果编制工作正在加快推进,预计年底前完成县级土壤普查成果编制,力争2025年底前向国务院土壤普查办汇交汇总省级普查成果。

(二)推动土壤技术创新,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聚焦盐碱地高效可持续利用、耕地残膜回收、新型肥料研发等重大技术需求,持续加大农业核心技术攻关力度。一是稳步提升盐碱地综合利用。通过“黄河上游河套平原节水控盐产能提升技术模式与应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宁夏盐碱地退化阻控与耕地地力提升关键技术攻关项目、退化耕地治理试点和盐碱地综合利用示范项目的探索创新,围绕中低产田产能提升和盐碱地治理开展基础理论、关键技术、产品装备等创新,构建中低产田分区分类综合治理模式,灌区盐碱土壤质量提升技术体系,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基础。二是不断强化绿色技术集成创新。瞄准耕地质量提升迫切技术需求,集中布局简药减肥、种植业结构调整、残膜回收、微生物菌剂改良土壤、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等一批重点攻关项目,创建了规模灌溉单元土壤减药减肥技术和示范样板,研制了回收率达到 90%以上的地表残膜回收机,开发了国内先进水平的耐盐碱、抗连作障碍的土壤微生物菌剂,大面积示范的设施农业生态循环种植模式,对土壤保育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持续拓展粮食安全技术贮备。围绕优质粮食产业已建成重点实验室9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技术创新中心32个。近年来,针对宁夏耕地土壤退化和优势特色农作物需肥规律的问题,创新盐碱地综合农艺改良技术模式,土壤碳库提升、玉米高产提质增效技术模式等,研发高效复合促腐菌剂及专用配方肥等产品,持续为耕地土壤资源高效利用、植物营养与新型肥料、耕地土壤环境控制与修复、水肥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提供科技保障。

(三)健全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完善动态预警工作机制

积极探索耕地质量监测信息化工作思路和举措,一是深化全国农田建设综合监测监管平台应用。充分利用全国农田建设综合监测监管平台,按照农田建设“一张图”的工作要求,加强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块、耕地质量管理模块的运行管理,尤其是将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盐碱耕地信息化监测、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等工作进行信息化管理。二是健全耕地质量监测网络体系。对全区已建立的417个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进行加密布设,2024年新增省级监测点114个,补充县级监测点114个,全区累计建立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531个,为科学掌握耕地质量变化趋势提供数据支撑。三是探索建立盐碱耕地质量信息化监测技术模式。积极申请自治区农业核心技术攻关项目资金300万元,在宁夏平罗县开展盐碱耕地退化阻控与耕地地力提升关键技术攻关,建立盐碱地信息化监测站1座,研发盐碱地障碍层破除专用机械和调查采样APP等,开展水盐调控和耕地盐碱数据动态监测预警,探索宁夏盐碱地治理与综合利用技术模式。四是建设土壤数据成果可视化展示应用系统。以土壤普查数据库为基础,开发建立数据统计平台、样点一张图、盐碱地一张图、耕地质量数据检索、数字样品库等多个可视化展示模块,为全区提供高质量的土壤数据信息服务。

(四)加强土壤健康制度体系,压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始终以法治建设和制度建设为重要依托,进一步压实土壤健康和耕地保护主体责任。一是积极配合推进耕地保护立法工作。2022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耕地保护法纳入立法工作计划,同年9月由自然资源部牵头,在对现行耕地保护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开展了11个方面的专题研究和相关调研,形成了《耕地保护法(草案)》,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我厅提出的增加“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专章内容、开展县域年度耕地质量变更调查等意见建议已经农业农村部汇总反馈,为加快立法进程贡献宁夏智慧。二是压实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以《土壤污染防治法》为依据,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分类管理、污染担责、公众参与为原则,配合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进一步细化土壤污染防治规划、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土壤污染状况普查和监测、土壤污染预防、保护、风险管控和修复等方面的基本制度和政策,形成部门合力,压实市、县人民政府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深化土壤普查成果应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是国务院部署的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本次普查预期形成文字报告、数字图件、数据库和样品库四类成果,涵盖土壤资源评价与利用、土壤类型制图、土壤属性制图、土壤退化与障碍分析、土壤生物调查、土壤农业利用适宜性评价、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土特产品土壤适宜性评价、土壤普查成果应用系统建设和土壤表层、剖面样品库建设等内容。普查成果可为我区经济社会生态建设重大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我们将充分利用普查成果,以服务农业生产为目标,为土壤的规划利用、治理改良、科学分类、保护管理等提供有力支撑。

(二)强化农业核心技术攻关。立足短板弱项,积极组织教科研技术推广等部门,加大绿色农田技术集成研究,立足不同区域、不同土壤类型集成组装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技术模式,探索制定“土地平整、设施完善、土壤肥沃、生态良好”的绿色农田标准。针对我区引黄扬黄灌区盐碱地问题,因地制宜开展盐碱地障碍层破除技术、盐碱地信息化监测、土壤调理保育技术、耐盐品种筛选与生物改良技术、灌排协同调控脱盐技术、高效节水控盐技术等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研究,为提升退化耕地治理和盐碱地综合利用提供技术依据。

(三)完善耕地监测信息化水平。在全区已建立的531个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的基础上,进一步配齐信息化监测设施设备,充分利用农业遥感、智能传感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耕地质量智慧化监测水平,长期跟踪监测耕地质量变化状况,为保护和持续提升耕地质量提供基础数据。

(四)加强耕地质量保护建设。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全域高标准农田和高效节水示范区。同时引导各地在高标准农田新建项目区将工程建设与地力培肥同步设计、同步实施,以机械深松深耕、增施有机肥、绿肥种植还田为重点,对新建高标准农田实施连续3年培肥改良工作,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耕层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加快编制宁夏盐碱地综合利用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持续加强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工作。

(五)健全耕地保护队伍体系以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和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为契机,搭建耕地质量提升科研创新队伍建设,强化我区耕地保护科研攻关能力配齐区、市、县、乡四级耕地质量监测与保护提升专业技术人员,培养一支爱农业、懂耕地、懂培肥的专业技术队伍。组建以科研院校及区、市、县土壤肥料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耕地保护服务团队,通过建立示范区、组织培训班等方式对县乡技术人员、生产经营主体技术负责人进行培训指导,提升一线服务人员专业素质,为全区耕地质量监测与保护提升提供技术保障。

(六)优化粮食安全考核机制。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耕地保护考核和粮食安全考核“合二为一”,对考核对象、考核内容、考核步骤、考核结果运用等作出了全面规定,考核工作整体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拟对每年度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重点工作纳入对市县的考核指标体系,不断优化粮食安全考核机制,切实发挥粮考指挥棒作用,筑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基础。

最后,感谢贵委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支持我们的工作。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2024820

联系单位及电话: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管理处    0951-5169613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网站维护电话:0951-5169901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159号 网站标识码:6400000046

宁ICP备19000526号-1 Copyright 2009 nynct.nx.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5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