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640000018/2024-01096

发文字号:

责任部门: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24年11月14日

索 引 号: 640000018/2024-01096 发文字号:
责任部门: 生成日期: 2024年11月14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有效
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446号提案答复的函

朱立军委员

感谢您对我区盐碱地治理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在我区部分市县建设盐碱地试验示范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区共有盐碱荒地7.44万亩;盐碱耕地248.7万亩,占1805万亩耕地面积13.8按盐渍化程度划分,土壤含盐量015%-03轻度盐碱耕地139.8万亩,占56%土壤含盐量03%-06中度盐碱耕地74.6万亩,占30%土壤含盐量06%-10重度盐碱耕地34.3万亩,占14%按地域划分,银川市83.3万亩,占33%;石嘴山市73.9万亩,占30%;吴忠市38.3万亩,占15%;固原市20万亩,占8%;中卫市33.3万亩,占13%

二、主要完成工作及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协调机制。20231031日,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王立主持召开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及盐碱地综合利用座谈会,听取自治区相关厅局工作汇报,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化集团沈阳化工研究院等区内外盐碱地领域专家的意见建议,并安排部署全区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202478,自治区政协马秀珍副主席组织九三学社、相关厅局、区内专家召开全区盐碱地综合利用专题座谈会,总结了盐碱地综合利用成效,深入分析盐碱地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工作建议。按照王立副主席和马秀珍副主席的要求,农业农村厅高度重视,迅速行动,起草了《宁夏盐碱地综合利用管理协调机制工作制度(试行)》,召开了工作部署会,进一步压实责任,加快编制规划和实施方案,开展盐碱地专题调查成果编制巡回指导,细化全区盐碱地综合治理措施。

(二)开展专项调查,科学编制规划。按照盐碱地专题调查工作要求,制定印发《宁夏盐碱地土壤专题调查实施方案》,在17个县(市、区)布设盐碱地调查点位5265个,通过遥感影像和检测化验数据的比对,解译全区盐碱地分布情况,计划20249月前完成成果编制工作,全面摸清我区盐碱地资源情况,启动了宁夏盐碱地综合利用规划和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统筹谋划全区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

(三)强化项目推动,争取先行先试。一是争取中央资金2343万元,在平罗县、惠农区、贺兰县、红寺堡区开展盐碱性退化耕地治理项目,累计综合治理盐碱地30万亩3年来,项目区耕地质量等级平均提升0.51等级,土壤全盐含量平均降低0.40g/kg,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0.67g/kg二是积极对接农业农村部争取第二期退化耕地治理项目,储备兴庆区、平罗县、青铜峡市3个县市、区) 盐碱型退化耕地项目10.76万亩。三是2024积极争取自治区财政和发改资金各1000万元,在平罗县、利通区、大武口区、红寺堡区4个县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示范1.5万亩。四是实施“黄河上游河套平原节水控盐产能提升技术模式与应用”“宁夏红寺堡次生盐碱地精量灌排协同抑盐产能提升模式示范”“灌区多尺度水盐平衡精准灌排技术模式与节水控盐周年配水系统”“引黄灌区节水减排控盐交互响应机制及耦合调控机理研究”等研究,开展不同程度盐渍化治理技术研究与技术示范推广,为灌区盐碱地治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注重综合施策,拓展生产空间。一是2019年盐碱地改造治理职能划归农业农村部门以来,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累计治理盐碱耕地70万亩,推广暗管排水55万亩耕地盐渍化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土壤盐分含量平均下降34%,土壤碱化度下降20%-30%,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8%-15%,水稻亩均增产27.7公斤,玉米亩均增产43.8公斤,作物增产效果初步显现,全区耕地质量等级由2019年的6.85等提升至2022年的6.79等。二是大力推广良种良法,通过铺设排水暗管、增施有机肥、土壤调理剂、深松深翻等措施,有效降低土壤盐渍化程度。累计推广示范宁粳56水稻,宁稷一号湖南稷子,宁杞1号、5枸杞,宁豆6号、7大豆等耐盐作物品种26个,种植面积达120万亩。三是探索做好土特产文章,充分挖掘盐碱耕地优势,建立富硒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24个,打造了昊帅大米、沙湖雪石磨面粉、宁羊一号羊肉等富硒农产品,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

三、盐碱耕地综合利用试点示范开展情况

(一)大武口区盐碱地综合试点建设情况。

项目区位于大武口区星海镇祥河村,北至七分沟,南靠十四支渠,西邻沙湖大道,东接三二支沟,项目区总面积1.3万亩,投入自治区财政资金500万元,改造盐碱地面积5000亩,其中轻度盐碱地面积1300亩,中度盐碱地面积2500亩,重度盐碱地面积1200亩。

主要建设内容为:耐盐作物品种种植5000机深松3700亩,其中1200(重度)深松深度50cm2500(中度)深松深度40cm高垄覆膜滴灌控盐技术示范150客土回填100亩,厚度30cm增施有机肥5000亩,重度区施商品有机肥800kg/亩或农家肥2000km/亩,中度区施商品有机肥600kg/亩或农家肥1500km/亩,轻度区施商品有机肥400kg/亩或农家肥1000km/增施土壤改良剂5000亩,重度160kg/亩、中度100kg/亩,轻度40kg/增施微生物菌剂5000亩,重度 8kg/亩、中度6kg/亩,轻度4kg/冬灌洗盐,重度区每 2 年轮流冬灌 1 次,中度区每 4年轮流冬灌 1 次,轻度区每6年轮流冬灌 1 次。

该试点项目已于202459日批复,目前大武口区已完成招标,正在组织实施。

(二)利通区区盐碱地综合试点建设情况。

项目区位于利通区扁担沟镇西沟沿村、南梁村及五里坡村,项目区总面积为9387.26亩,投入自治区财政资金300万元,治理盐碱地面积共计3135亩,其中中度盐碱地面积1717亩,重度盐碱地面积1418亩。

主要建设内容为:耐盐作物种植3135亩;表层盐结皮剥离1418亩;增施有机肥1573亩;施用磷石膏1272亩,重度1008亩,每亩施入量2吨,中度264亩,每亩1.67吨;施用MH土壤改良剂716, 重度410亩,每亩施入量3吨,中度306亩,每亩1.67吨;增施土壤改良剂1148亩;地膜覆盖1573亩;增施微生物菌剂1563亩。

该试点项目于2024511日批复,目前利通区正在进行招投标工作。

(三)平罗县、红寺堡区盐碱地综合试点建设情况。

平罗县盐碱地综合治理试点项目位于通伏乡新潮村,计划投入自治区发改委资金1000万元,以暗管排水、节水控盐、机耕翻松、土壤调理剂、耐盐碱作物品种种植等措施,分区分类治理盐碱地4307万亩,其中轻度盐碱地1758亩,中度盐碱地1855亩,重度盐碱地579亩,非盐碱区115亩,目前《实施方案》初审已通过;红寺堡区盐碱地综合治理试点项目计划投入自治区财政资金200万元,治理盐碱地0.2万亩,目前正在编制《实施方案》。

(四)盐碱地生物修复技术试验示范。在惠农区庙台乡、平罗县的宝丰镇和陶乐镇三个片区实施盐碱地改良示范项目,面积2.8万亩。引进宁夏大学等国内从事盐碱地治理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在重度盐碱地荒地区域(50亩)开展盐碱地生物修复技术试验示范。依据各种盐碱地治理特点,开展土壤快速脱盐培肥、耐盐碱适生饲草品种帅选和节水控盐高效栽培等关键技术集成研发与示范,实现盐碱地精准改良和高效利用。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抓紧编制相关规划方案。加强与发改、水利、财政等厅局的沟通协调,与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水利工程建设等各类规划有效衔接制定出台《宁夏盐碱地综合利用总体规划(2024-2030年)》和《宁夏盐碱地综合利用总体实施方案》。科学确定年度、近期、远期建设目标,明确建设布局、建设内容、实施计划、实施流程,将盐碱地综合利用项目任务落实落地,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健全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强化资源、项目、资金、科技、人才等要素保障配合财政、发改等相关厅局制定出台关于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政策文件,为盐碱地综合利用提供政策支持和工作指引。统筹推进基础研究、科技攻关、成果转化、载体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积极打造盐碱地综合利用科研攻关成果应用场景,鼓励与市、县(区)共建自治区农业科技园区,为我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提供科技示范。创新投融资模式,鼓励金融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投资主体参与盐碱地综合利用加大对社会资本的引导,鼓励民营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广泛参与盐碱地综合利用。

(三)稳步推进地种互适互促。坚持以种适地以地适种相结合,优化调整全区农业种植布局,有效拓展农业生产空间。加强科技攻关力度,加大耐盐作物种质资源收集,引进区外优质种质资源,启动实施“宁夏盐碱地特色优势作物种质创新专项”,聚焦节水抗旱耐盐碱水稻种植创新、主效耐盐碱基因应用、耐盐碱生物多维精准坚定,开展耐盐碱优质粮食作物和牧草新品种培育,深度挖掘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

)完善盐碱地监测体系建设在全区建立统一的盐碱地监测体系,完善土壤盐碱化、水盐动态化等监测网络,加强盐碱化趋势监测,开展土壤盐碱化评估和预警,在全区现有监测样点417个的基础上,争取财政资金,新增监测样点400个,建设固定监测站15个。

)加快整省域示范区建设。向国家申请整省域盐碱地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积极争取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的政策、项目、资金支持,逐步建成全区域盐碱地综合利用示范区,为全国探索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贡献宁夏智慧和经验。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区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希望一如既往关心农业农村工作并提出更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2024827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农田建设管理处  0951-5169613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网站维护电话:0951-5169901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159号 网站标识码:6400000046

宁ICP备19000526号-1 Copyright 2009 nynct.nx.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5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