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640000018/2024-01121

发文字号:

责任部门: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24年11月14日

索 引 号: 640000018/2024-01121 发文字号:
责任部门: 生成日期: 2024年11月14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有效
关于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14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尊敬的赵彦林、王伟代表:

首先感谢您对青铜峡市、利通区成功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工作关心,感谢对推荐盐池县申报创建2024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关注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支持力度的建议》收悉,经商吴忠市人民政府,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工作情况

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是2022中央一号文件作出的部署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按照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印发了关于组织申报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通知在全区积极组织申报示范县创建工作。2022年、2023年,经县级申报、市级遴选、省级审核推荐,农业农村部组织专家评审和社会公示,我区铜峡市、贺兰县、利通区、原州区4个县区成功获批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名单(2022年度青铜峡市、贺兰县首批入选全国100个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名单;2023年度利通区、原州区入选全国100个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名单)。我区创建县区比例达到18.2%,居西北五省区首位,排名全国第三

二、建议办理情况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高度重视214号建议办理工作,主要领导牵头包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两次听取承办业务处办理情况汇报,研究贯彻落实具体措施;积极吴忠市人民政府和自治区财政、住建、生态环境等部门,全面梳理青铜峡市、利通区示范县创建以来取得的成效,认真研究代表提出的建议制定214号重点建议办理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分工、进度安排、工作措施及要求,及时报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工作委员会,合力推进办理工作,计划近期开展现场督办

一是关于持续加大对青铜峡市、利通区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的支持力度在粮食产能提升、乡村产业全产链开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乡村治理效能提升等方面给予项目、资金和人才、技术支持”建议办理情况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以来,自治区安排青铜峡市利通区专项资金500万元支持两地开展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工作。农业农村厅从年度支农项目计划中优化资金安排,助力两地开展示范县创建工作。

在粮食产能提升方面。支持青铜峡市开展农田建设项目9个,批复建设规模6.52万亩,批复项目投资1.26亿元其中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8个,批复规模5.5万亩,批复项目投资1亿元;现代高效节水农业项目1个,批复规模1.02万亩,批复项目投资0.26亿元聚焦主要粮食作物增产增效,安排中央和自治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国家级制种大县、粮油等重点作物绿色高产高效、科学施肥增效、小麦一喷三防、农业生产防灾救灾和自治区粮食高质高效项目等项目资金1.85亿元支持青铜峡市以玉米为重点,发展玉米制种产业,建设粮食绿色高产高效推进县和科学施肥增效三新集成推进县。针对您提出的给予项目人才、技术支持,农业农村厅加大技术指导力度,及时派出专家和技术人员指导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指导推广玉米密植滴灌精准调控高产技术、种肥同播(机械深施)缓控释肥无人机追肥集成推广优质高产高效、节水节肥节药等绿色高效技术等模式。2024年上半年,青铜峡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亿元,同比增长4.8%;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1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一产增加值9.8亿元,同比增长4.7%;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3亿元,同比增长4.7%。支持利通区开展农田建设项目10个,批复建设规模7.71万亩,批复项目投资3.16亿元。聚焦主要粮食作物增产增效,安排中央和自治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粮油等重点作物绿色高产高效、科学施肥增效、小麦一喷三防、农业生产防灾救灾和自治区粮食高质高效等项目资金0.58亿元支持利通区建立小麦单产提升技术示范等农业农村厅加大技术指导力度,及时派出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指导,推广春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配方肥种肥同播机械追肥、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新型肥料机械施肥等模式,在集成推广优质高产高效、节水节肥节药等绿色高效技术环节加大人才、技术指导力度。2024年上半年,利通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75亿元,同比增长7.5%,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3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一产增加值14.56亿元,同比增长7.5%;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0.72亿元,同比增长7.3

乡村产业全产链开发方面支持青铜峡市深入推进农文旅体融合发展项目资金500万元,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多元化发展,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截至2023年,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家,农产品加工企业593家,营业收入营业收入29.82亿元。培育家庭农场27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27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0家,营业收入16.87亿元,培育了一批以康农种业为链主的玉米制种产业种植、深加工全链条体系;以塞外香、法福来为链主的优质粮食深加工全链条体系;以鑫茂祥为链主的冷凉蔬菜种植、深加工全链条体系;以兴豆缘为主的豆制品深加工全链条体系。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库容26.85万立方米,农业生产信息化率42%。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农产品网络零售额1.5亿元。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全覆盖。优势特色产业宁夏黄河绿洲奶牛产业集群共计支持1300万元;宁夏葡萄和葡萄酒产业集群中央资金2023年支持1153万元;20238月,叶盛镇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项目通过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评估。支持利通区深入推进农文旅体融合发展项目资金500万元,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多元化发展,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截至2023年,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3家,农产品加工企业98家,营业收入210亿元。推动预制菜高质量发展,强化资金支持,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资金150万元。培育家庭农场23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34家。大力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引入直播团队,打通网络销售平台,助力本土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创新开展村社联建共富直通车27个城市社区与20个村自由结对,销售各类特色农产品22000余斤,将产业链终端延伸至社区,不断拓展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支持资金400万元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4个,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2023年利通区106个村经营性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34%;经营性收益0.5亿元,同比增长26%;村集体经济当年分红0.16亿元。优势特色产业宁夏黄河绿洲奶牛产业集群共计支持1582万元。20238月,金积镇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项目通过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评估。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方面支持青铜峡市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统筹农村改厕和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支持厕所革命整村推进项目财政奖补资金136.4万元、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奖补资金80多万元,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2%以上,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村民小组比例达到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8.6%持续开展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和抗震房改造项目补助资金103万元,确保农村低收入群体危窑危房即增即改、抗震宜居农房愿改尽改。扎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支持面源污染治理、地膜回收和秸秆利用等2021万元,持续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药、化肥利用率均达到42%以上农用残膜回收利用率达到97.4%、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3.2%、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3%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48个。支持利通区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统筹农村改厕和生活污水、垃圾、黑臭水体治理,支持厕所革命整村推进项目财政奖补资金287万元、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奖补资金80多万元、生活污水治理奖补资金9150万元,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2%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8.6%,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村民小组比例达到100%持续开展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和抗震房改造项目补助资金117万元,确保农村低收入群体危窑危房即增即改、抗震宜居农房愿改尽改扎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支持面源污染治理、地膜回收和秸秆利用等781万元,持续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药、化肥利用率均达到42%以上农用残膜回收利用率达到97.4%、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3.2%、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3%

乡村治理效能提升方面青铜峡市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提质增效工程,坚持以三大三强行动、两个带头人工程为统领,村党组织书记一肩三挑比例达到84.5%,村支部书记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67.9%。巩固深化一抓两整创建行动成果,打造县级及以上文明村79个,文明村占比94%;统筹优化乡镇综治中心、派出所、民生中心等资源力量,建设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8个,建立村(社区)服务站109个,实现行政村(社区)全覆盖;探索互联网网格治理模式,有智慧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行政村比例达到52.3%;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提质增效工程,行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有农民业余文化体育组织的行政村比例100%;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成立红白理事会的行政村达到100%,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带头宣传引导作用,持续打造文明乡风。利通区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健全乡镇党委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合理划分网格846个,设置党小组567个,确定党员中心户2636户。强化“1+6+N”红色物业服务机制,提高拆迁安置小区治理水平。持续开展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党建引领行动,优化六个先锋示范引领评选机制、数量等,充分发挥5861个先锋示范户在乡村治理、移风易俗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优化完善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以阵地建设为基础,深入实施利通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创新示范点项目,发挥本地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五老人员、新乡贤等带头人的作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常态化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医疗卫生、科学普及、法律服务等文明实践主题活动1700余场次,进一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二是“关于恳请自治区推荐盐池县申报创建2024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进一步推进盐池县乡村高质量发展”建议理情况。我们借鉴近年来4个已成功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的工作经验和做法,及时指导盐池县开展创建工作。目前,盐池县创建方案编制完成已向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交了关于申报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的请示农业农村部创建文件正式下发后,我们在全区积极组织开展申报示范县创建工作。对申报县区组织领导有力发展基础较好工作机制明晰创建积极性高等符合创建条件的县区,择优推荐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下一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将不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八次全会部署要求,以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为抓手,着力抓好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工作目标不放松,不断强化成功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的支持力度,指导县区严格按照创建方案稳步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确保探索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好做法、好经验,充分发挥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的引领示范作用。我们将指导盐池县继续修改完善创建方案,力争盐池县能成功创建2024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再次衷心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2024831日 

(联系单位: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发展规划与乡村产业处0951-5169585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网站维护电话:0951-5169901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159号 网站标识码:6400000046

宁ICP备19000526号-1 Copyright 2009 nynct.nx.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5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