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640000018/2024-01211
发文字号:
责任部门: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24年11月14日
索 引 号: | 640000018/2024-01211 | 发文字号: | |
责任部门: | 生成日期: | 2024年11月14日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 有效 |
蒙旺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隆德县菌菇产业发展的提案》收悉。我厅高度重视,积极主动与自治区科技厅对接,相互配合,共同研究,统筹协调,在反复研究、充分吸纳协办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如下答复意见: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隆德县立足六盘山地区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气候条件,利用菌菇生产周期短、产出高、见效快的特点,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产业。截至2023年,全县食用菌生产面积264亩,产量2761.2吨,产值1265.2万元。栽培种类以平菇、香菇、羊肚菌、茶树菇、灵芝等为主,菌菇产品品相好、营养高、口感佳,除本地销售外,还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食用菌产业已成为隆德县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二、建议办理情况
蒙旺平代表、马金翠代表提出的建议十分及时、切合实际、指向明确,指出了我区食用菌产业的短板和弱项,提出了有效解决的措施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必将为我区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具体办理情况如下:
(一)加大政策支持。2023—2024年,我厅下达隆德县食用菌产业项目资金600万元,其中:建设食用菌研发及菌种繁育中心1个,补助资金400万元;建设食用菌菌棒生产加工基地1个,共补助资金200万元。培育隆德县永发食用菌蔬菜专业合作社,推广“集中制棒、分散出菇”生产模式,探索形成了“零首付”联农带农机制,平菇、香菇、羊肚菌亩效益分别达到6万元、7.5万元、5.2万元,促农增收成效显著。
(二)加强科技攻关。2024年,自治区科技厅立项实施了“六盘山地区食用菌适应性品种引育及反季栽培研究与示范”“六盘山地区羊肚菌野生菌种驯化”等项目,组织开展了六盘山食用菌种质资源调查,收集种质资源34份,筛选出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15个。成功突破林下菌菇生态栽培、香菇培养基开发与菌种快速培育、林下羊肚菌仿野生栽培等关键技术,建立了平菇、香菇、双孢蘑菇、羊肚菌等绿色优质高效栽培模式,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保障。
(三)强化加工能力。建设用菌菌棒生产加工基地,配套菌种保藏中心、全自动封口包装流水线、恒温发菌车间等现代化生产装备,优化菌棒生产工艺流程,完善菌棒质量标准,提升优质菌棒供应能力,降低农户种植风险。推行“菌棒集约化生产+基地分散出菇+订单销售”联农带农模式,生产全过程进行技术跟踪指导服务。同时与农户签订生产订单,采取“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回收、统一销售”模式,确保品种优良、产量稳定和效益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厅将按照蒙旺平代表、马金翠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与自治区科技厅持续推动隆德县食用菌产业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加大对隆德县食用菌产业支持力度,在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菌种繁制、人才培养、产品加工及品牌打造等方面给予以政策资金倾斜。立足隆德县区域优势,重点支持发展香菇、大球盖菇等特色品种产品。
(二)加大优质企业招引。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引进福建、山东等实力雄厚的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企业落户隆德,建立集菌种繁育、菌棒加工、菌菇生产、冷链运输、市场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强化品牌建设,推动隆德县食用菌产业由产量型向产量、质量并重型发展。
(三)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固原市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闽宁)食用菌技术创新中心平台作用,对接宁夏农科院、宁夏大学等区内外科研院所及专家团队,深入开展“院地”“校地”合作,组建食用菌专家团队,开展行业培训、实地指导和技术服务,培养本土化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为隆德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最后,衷心感谢蒙旺平代表、马金翠代表对我区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并希望今后多提宝贵意见。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2024年8月28日
联系人:农业农村厅种植业与种业管理处 俞风娟5169808
省级农业网站
自治区政府部门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网站维护电话:0951-5169901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159号 网站标识码:6400000046
宁ICP备19000526号-1
Copyright 2009 nynct.nx.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5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