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640000018/2024-01229
发文字号:
责任部门: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24年11月14日
索 引 号: | 640000018/2024-01229 | 发文字号: | |
责任部门: | 生成日期: | 2024年11月14日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 有效 |
赫丽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六盘山地区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提案》收悉,我厅积极主动与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卫生健康委、宁夏农科院,固原市政府等协办单位对接,相互配合支持,共同研究论证,统筹协调推进,在反复研究、充分吸纳协办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如下答复意见:
宁夏是西北地区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典型代表区域和资源优势突出的“天然药库”,药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是我国枸杞、甘草、银柴胡、菟丝子等道地中药材的重要产区。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宁夏(工作)初步统计,全国药用植物重点调查498种常用中药材,宁夏有152种(以植物中药材种类计),占全国重点调查品种的30.5%。种植品种主要包括枸杞、甘草、银柴胡、黄芪、小茴香、菟丝子、秦艽、板蓝根、黄芩、芍药、柴胡、金银花等38种。2021年,中药材生产管理职能由自治区科技厅划归农业农村厅后,我厅组织相关专家研究制定了《宁夏“十四五”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方案》。目前,已形成以枸杞、菟丝子为主的北部引黄灌区中药材生产区,以甘草、银柴胡、小茴香为主的中部沙旱生中药材生产区,以黄芪、党参、黄芩、柴胡、秦艽等为主的南部六盘山道地药材优势产区。2023年,全区中药材种植总面积134.3万亩,其中:枸杞28.5万亩,甘草等药材35.8万亩,山桃山杏70万亩。药材总产量13.6万吨,一产产值62.5亿元。
一是强化政策引导,持续推动产业发展。2022—2023年,我厅积极与自治区财政部门沟通对接,累计安排财政支农项目资金2500万元,支持中药材产业发展。2024年,全区安排中药材项目资金700万元,其中:固原市370万元,占全区53%。在隆德县建设了六盘山区中药材种质资源圃,在固原地区建设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24个,培育龙头企业11家,建设黄芪、黄芩、党参、板蓝根、红花、柴胡、秦艽、艾草等中药材产地初加工聚集地11个,指导获批中药材GAP生产企业2家,“三无一全”认证企业3家,GMP认证企业5家,注册“葆易圣”“神农六盘”“壹珍药业”等商标19个。
二是加强技术攻关,探索生态种植模式。自治区科技厅持续推进大宗道地药材品种提纯复壮、种子种苗繁育等关键技术研发应用,支持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宁夏师范学院等科研院校,对六盘山地区特色珍惜野生中药材资源进行摸底调查,选育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较好开发前景的中药材种质资源,进行种苗繁育和规范化栽培。宁夏农林科学院在隆德县观庄乡建设了六盘山珍稀中药材驯化育苗基地,已开展六盘山贝母、淫羊藿等种质资源的收集和驯化,为六盘山珍稀中药材资源开发利用开展了前期预研。针对中药材产业发展受“防止耕地非粮化政策”制约,我厅积极指导生产企业开展林草地、河沟地中药材种植探索,在彭阳县推广非耕地种植中药材400余亩,西吉县河沟地种植艾草200余亩,初步形成了非耕地中药材的新生产模式。
三是指导创建试验区,加强药材质量控制。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固原市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规范中药材种子种苗种植基地建设,以“固十味”为重点,采取政府+企业联合投资的方式,建设六盘山中药材种子种苗工程技术中心;探索林下种植、林药间作、生态景观种植等模式,逐步有序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依托六盘山道地中药材资源优势,加强中药质量和安全监管,建设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质量追溯体系,逐步提高固原市中药材市场知名度和认可度。
下一步,我厅将按照您提出的意见建议,全面贯彻落实《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宁夏中药材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有关要求,会同自治区科技厅、宁夏农科院等协办单位,持续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适度发展规模,提升产品品质。积极发展生态种植,通过林下种植、间(套)种等方式,破解当前耕地“非粮化”对中药材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持续调整优化中药材生产品种结构和种植面积,实施“三品一标”行动,加大优良品种推广力度,提升中药材质量安全标准。因地制宜建设良种繁育和标准化生产基地,提高种子种苗的生产和优良供应能力,提升中药材产品质量和有效药用成分。
二是夯实质量基础,丰富种质资源。推进六盘山特色濒危中药材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创建符合六盘山区域特色的道地中药材大田种植、林下仿野生栽培两种类型生态种植技术体系和模式,为六盘山地区优质绿色药材基地提供科技支撑。开展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与示范,破解林下种植技术瓶颈,助力六盘山地区林下经济健康稳步发展。
三是培育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按照“择优、扶强、扶大”原则,培育中药材龙头企业,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解决基地建设与企业生产脱节问题,实现上下游经营主体有效联接。培育壮大加工企业,提升产品加工、炮制生产、分离提取、药材饮片生产等能力,开发功能饮品、养生产品和保健品等精深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条,拓展市场空间,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市场竞争力。
四是加强品牌创建,提升市场占有率。按照“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加强道地药材品牌建设。鼓励中药材龙头企业积极注册商标、申报名牌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积极开展GAP、GMP、GSP认证;组织中药材龙头企业积极参加农博会、农展会、农交会和特色农产品推介活动,加大对外宣传和品牌推介,提升中药材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区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并希望今后多提宝贵意见。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2024年8月19日
联系人:农业农村厅种植业与种业管理处 俞风娟 5169583
抄送:自治区政协提案委员会,自治区人民政府督查室。
省级农业网站
自治区政府部门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网站维护电话:0951-5169901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159号 网站标识码:6400000046
宁ICP备19000526号-1
Copyright 2009 nynct.nx.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5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