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银川市以牛奶、肉牛、滩羊产业为重点,针对部分畜禽产品价格波动较大、经营效益偏低的情况,打精品牌,走特色路,推动全市畜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高位推进,促生产能力稳步提升。银川市努力把应对畜产品价格下降、市场低迷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高起点站位统筹推进。产业包抓领导多次开展调研、召开联席会议研究推进提振养殖户信心和稳定畜产品保供能力,并争取资金拓宽产业融资渠道。今年,银川市争取畜牧产业资金7685万元,用于饲草种植、疫病防护、精深加工、市场营销等,稳定畜牧生产。9月份,全市活羊价格27元/公斤,环比二季度上涨3.6%;活牛35元/公斤,环比二季度上涨34.6%;生猪毛重17.2元/公斤,环比二季度上涨13.3%;全市肉类产量3.4万吨,同比上涨13%。积极应对牛奶市场波动养殖亏损的影响,出台牛奶产业阶段性补助政策,通过先投后补、先收后补等方式稳定牛奶产业发展;8月,牛奶收购价3.6元/公斤,环比7月份增长5.8%。生鲜乳产量71.9万吨,同比上涨23.8%。根据全市各畜种存栏量调度情况来看,畜产品货源供给充足。
二是因时而进,促畜牧产业全链条升级。在政策引导和鼓励下,银川市畜牧加工企业不断加大科研投入资金、组建研发团队,从产品品类和口感上不断推陈出新。西夏区边塞风、宁夏伊聚德农工贸有限公司开发的肋条骨、羊腩块、肋肉砖等精深加工产品年销售额过亿元;结合本土农产品优势,北方乳业推出了枸杞养生奶、宁夏山羊奶、浓缩酸牛奶、浓缩牛奶等新产品,备受消费者好评;塞尚乳业生产的厚乳系列,布局咖啡茶饮新赛道,借“酱香拿铁”的热潮成为银川行业头部品牌,进一步叫响了银川牛奶产业的品牌知名度。
三是建营销体系,促优势特色农产品增效。通过搭建电子商务与实体流通相结合的物流体系,畜牧龙头企业利用知名网站拓展国内发达地区畜产品消费市场,初步建立起由专业市场、连锁经营店、销售专区专柜和电子网络等构成的市场营销体系。在区内外开设特色农畜产品营销窗口和直销门店不断增加,农超对接、农商对接发展迅速、态势良好,进一步打通了特色农畜产品外销渠道。犇旺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的高端和牛里脊肉卖到了800元/公斤;永宁县宏祥、灵武市福兴神农、宁羴源等龙头企业采取原产地溯源直播方式,单场直播销售滩羊最高2000余只,宁羴源负责人纪成军在全国“大国农匠”农民技能大赛中获得农产品(羊肉)电商品牌铸造者一等奖。全市畜牧产业向标准化、高端化的“精品畜牧业”方向正在加速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