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青铜峡市聚焦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与公共卫生安全“双目标”,以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防控为突破口,打出“免疫覆盖+宣教渗透+考核赋能”组合拳,构建起三位一体防控体系,为百万畜禽系上“安全绳”。
一是织密免疫“安全网”,构筑疫病防控“防火墙”。建立“市领导统筹、部门牵头、疾控跟踪、镇站落实”四级联动机制,采取规模养殖场程序化免疫、中小散养户“集中免疫+月度补免”的方式,做到“精准免疫”。今年上半年,已完成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疫病阶段性免疫工作,累计免疫生猪7.79万头、牛13.78万头、羊19.3万只、禽类111.8万羽,进一步筑起免疫屏障;同步推进布病、炭疽等人畜共患病免疫,覆盖羊布病8.7万只、肉牛炭疽6.6万头。创新“三维督导”机制,通过实地走访1124户、电话回访538户、大数据筛查异常数据,实时破解防疫堵点;针对养殖场、交易市场等重点区域开展“地毯式”消杀,累计发放3.5吨消毒药品,实现3800万平方米重点场所全覆盖。
二是深耕宣教“责任田”,凝聚群防群控“向心力”。以布病“百乡千村万户”宣传行动为载体,组建防疫技术服务组深入集市、园区开展“口罩+手套”专项行动。搭建“平台推送+现场讲解”立体宣教矩阵,设立固定宣讲点6处,举办专题培训4期,覆盖畜牧从业者、养殖户210人次;累计发放防护物资超4万件,定向指导养殖户1320户。
三是锻造考核“硬标尺”,激活政策落地“新动能”。建立“检测-评估-兑付”全链条考核机制,自5月19日起,对8镇2场开展“拉网式”检查,随机抽取560户养殖户采集1680份全血样本,覆盖规模养殖场65家,上半年累计检测血清学样品14249份,动物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达88%。加速推进“先打后补”改革,深入辖区规模养殖场开展培训指导,摸排参与“先打后补”的畜禽养殖场户65家,覆盖畜禽存栏245.6万头(只、羽),实现“采购、免疫、监测、评价”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从精准免疫到全民防控,从科学评估到政策赋能,青铜峡市通过构建“防控有力度、宣教有温度、考核有准度”的立体化防疫体系,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也为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提供了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