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动态

固原市写好“三夏”“三部曲”

来源:固原市农业农村局 2025.07.09

“三夏”期间,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抓紧抓牢夏种夏收夏管各项工作,奋力夺取夏粮丰收,夯实全年粮食丰收基础。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13.98万亩(夏粮34.63万亩、秋粮279.35万亩),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的100.4%,目前已完成夏粮收获13.1万亩。

压实责任,写好稳粮“前奏曲”。一是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4月以来,针对全市因气温高、降水少、大风天气频发原因导致的旱情,加强与气象、水务部门联系,加密墒情测定和水库蓄水调度,市政府领导多次开展旱情调研指导,下发《关于做好当前抗旱减灾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的通知》《固原市抗旱减灾技术指导意见》《关于做好抢墒播种工作的紧急通知》,指导县(区)做好抗旱保粮工作。同时加强粮食播种进度调度,616日,全市粮食适期播种结束。二是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制定小麦、马铃薯、大豆等作物种植奖补政策,安排种植业到户奖补资金2.94亿元,已发放1.73亿元;5月底,全市1.79亿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结束;争取自治区马铃薯种薯繁育示范推广项目资金932万,大幅提高种粮农户积极性。

多措并举,写好增产“练习曲”。一是推动种业振兴。建立小麦、大豆、马铃薯等农作物新品种试验及展示示范园区6个,开展各类试验研究40多组。建立农作物新品种原(良)种繁育基地12.37万亩。自主选育的冬小麦新品种“宁24”和引进选育的“兰航151”,通过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二是加强技术指导。全市旱作节水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机械化起垄覆膜覆土栽培、地膜精量穴播等作物高产优新技术大面积推广。上半年累计开展技术指导、培训服务100多次,服务新型经营主体50多家,解决田间技术难题10多项,发放技术资料5000多份。三是完善社会服务。摸“联产单干”、“合作社+农户+服务”、“农机作业服务队全程机械化服务”等生产服务新模式,通过组织创新激活生产要素,依托社会化服务降低经营成本,使粮食生产从传统分散耕作转变为现代化规模经营。

精心组织,写好减损“进行曲”。一是抓好农机保障。“三夏”期间,全市调度小麦联合收割机200余台,发放跨区作业证94张,培训机手和操作人员500余人次。开通农机服务热线,及时解决作业难题,督促县(区)成熟一块抢收一块,确保颗粒归仓机收减损。二是抓好田间管理。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做好田间管理,对豆类等夏杂和马铃薯、玉米等秋粮作物做好间苗、除草、施肥、排水,促进作物生长,提高抗灾能力。三是抓好防灾减灾。完善会商协调机制,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加强近期暴雨和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防御,重点关注农田积水和作物倒伏风险。同时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投入资金149万,建立小麦病虫“一喷三防”示范区7.45万亩。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试验1项,建立统防统治示范区3个,建立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融合范区1个。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