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动态

自治区园艺站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蔬”写富民新篇章

来源:自治区园艺技术推广站 2024.04.08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和实践要求,自治区园艺技术推广站党支部按照农业农村厅党组的安排部署,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冬菜北上、夏菜南下”战略,锚定高品质、高端化、高效益蔬菜生产加工核心区建设目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全区冷凉蔬菜产业向集约化、智能化、高端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一是培育新品种,向目标市场要份额。紧盯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带、京津冀都市圈等目标市场,聚焦蔬菜种业“卡脖子”问题,深化东西部协作,联合广东农科院、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山东玄康种业、宁夏泰金种业、宁夏巨丰公司等单位,采用种质资源创新、分子标记、基因编辑等先进技术开展定向育种,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质和产量兼优的新品种,筑牢冷凉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种业根基,打造“宁字号”菜心、青油菜、番茄、辣椒、西兰花、沙漠蜜瓜等良种品牌,提升我区高品质蔬菜在广州江南、深圳海吉星、北京新发地、上海西郊国际、江桥市场等高端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

二是研发新技术,向现有耕地要产能。实施新“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制定出台《宁夏现代设施种植建设专项实施方案(2023—2030年)》,充分利用盐碱地、沙荒地等非耕地建设智能温室、高标准日光温室、大中拱棚等设施农业,扩大蔬菜生产面积。深化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西北农林科技、天津城建等科研院所合作,重点在生物育种、栽培技术、智慧节水、采后处理、精深加工等方面开展联合攻关,力争蔬菜新技术集成应用率达到80%以上,产量增加10%以上,化肥农药施用量减少20%-30%,劳动用工减少20%-30%。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手段,发展5G智慧农业,建设冷凉蔬菜布局“一张图”、管理“一张网”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全环节智能管理和质量追溯。加大自动化智能化控制系统研发与应用,扎实推进智慧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提高蔬菜产业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解放劳动力,解决“用工难”“用工贵”的问题。

三是开拓新渠道,向绿色品牌要效益。坚持市场导向、目标导向,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高质量开展产销对接,与北京新发地、上海西郊国际、广州江南等全国重点蔬菜批发市场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深耕百果园、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等线上线下高端销售渠道,打通出口路径。持续开展“宁夏精品中国行”“全国知名蔬菜销售商走进宁夏” 等系列活动,开拓国际国内大市场,建设线上线下新渠道,加大产地集配中心建设,在区外目标市场设立宁夏精品蔬菜专销柜、销地大仓和“六特”产品直销+体验店。在上海市场,提升宁夏青油菜市场占有量,带动宁夏番茄、线椒扩量销售;在大湾区市场,发挥宁夏菜心市场占有量绝对优势,带动奶白菜、象牙白、金丝娃娃菜、西兰花、菠菜、香菜、甜玉米、苦瓜等品种扩量增值。构建区、市、县、乡、村五级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开展投入品管理、生产全过程监管及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加大地理标志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GAP、HACCP认证,擦靓“宁夏蔬菜”精品品牌,着力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四是发展新业态,向产业链条要成效。牢固树立全产业链发展理念,加强与中国农科院、北京林业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宁夏大学食品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研发“宁字号”精深加工产品,支持市、县(区)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打造一批净菜加工、精深加工产业示范县,开发鲜切菜、净菜加工、脱水、冻干锁鲜蔬菜、腌制蔬菜、酱菜、蔬菜汁、蔬菜粉等精深加工产品;支持各地大力发展4R(即食、即热、即烹、即配)多品类预制菜产业,提升冷凉蔬菜加工增值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大企业市场、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拓展农事体验、观光旅游、休闲采摘、特色蔬菜观赏、加工体验、个性定制等新业态,积极推动产业发展向“产品+服务”转变,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