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小麦茎基腐病、散黑穗病等病害在我区有逐年加重危害趋势。据预测2025年小麦蚜虫、白粉病、茎基腐病中等程度发生,对小麦安全生产构成威胁。为有效防控白粉病、茎基腐病等土传、种传、气传病害及蚜虫、地下害虫等虫害,保障小麦苗全、苗壮,实现稳产增产,各地应科学选用药剂,规范拌种操作,确保春播小麦药剂拌种技术落实到位,为实现大面积单产提升贡献技术力量。
一、药剂选择
针对小麦茎基腐病、白粉病、条锈病、散黑穗病等病害,可选择含有三氟吡啶胺、苯醚甲环唑、咯菌腈、戊唑醇等拌种剂;针对地老虎、蛴螬、金针虫、蝼蛄、蚜虫等虫害,可选择含有吡虫啉、噻虫嗪、辛硫磷等成分的拌种剂。病虫兼治的可选用苯醚·咯·噻虫等拌种剂。拌种时可加入氨基寡糖素或芸苔素内酯或大丽轮枝菌激活蛋白等提高拌种效果。
二、规范操作
(一)精选种子。选择籽粒饱满、无破损的种子,确保发芽率和拌种效果。
(二)准确配药。严格按照农药标签配制药液,避免浓度过高或过低。
(三)均匀拌种。确保每粒种子都均匀沾上药液,可使用专用拌种机。
(四)晾干播种。拌种后晾干种子,避免阳光直射,待种子表面干燥后及时播种。
三、注意事项
(一)选择合格农药。选用三证齐全(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产品标准证)的拌种剂。
(二)随拌随播。拌种晾干后尽快播种,避免长时间存放。
(三)科学安全用药。注意兼容性,如需同时防治多种病虫害,应选择可混配的拌种剂,并避免药害。注意科学轮换用药,避免长期使用单一拌种剂,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四)加强安全防护。拌种时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避免直接接触药液。拌种后及时清洗工具,剩余药液和包装物应妥善处理,避免污染。